6月8日,“美麗吳中、美在太湖”專家咨詢會在吳中太湖畔舉行,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祝光耀以及生態環保專家們出席咨詢會。
專家們聽取了生態文明建設情況的介紹,并實地考察了吳中區生態恢復、農村連片整治、生態農業基地建設、太湖水源地保護以及產業布局等情況。專家組在總結吳中區生態文明建設經驗、亮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了實踐吳中區生態文明建設方法和路徑。
生態文明成為吳中區的綠色名片
吳中作為山水資源最豐富、生態環境最優美、人文底蘊最深厚的縣級建制區,具有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豐厚自然與文化資源優勢。
早在2011年,吳中區就被環境保護部命名為國家級生態區,并被列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地區。如今“生態優先,環境至上”已成為生態建設的口號,“發展保護兩相宜、質量效益雙提升”已成為執行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建成吳中最大的優勢、特點和亮點。
保護太湖是吳中區最大的區情
“蘇州天堂之美在于太湖美”,習近平總書記如是說。
太湖之美,精華在吳中。吳中之美離不開太湖之美,而太湖之美也離不開沿太湖地區的共同之美。太湖的水資源是吳地魚米、吳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帶來巨大的經濟發展機遇之時,也欣喜地看到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這樣的數據。
“真山真水賦予了吳中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同時也讓我們挑起了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任。”吳中區區委書記俞杏楠這樣說道。
連續多年,吳中區將財力的10%-20%用于太湖的保護,十多年來累計投入資金超100億元。完善治太管理體系,堅持源頭治理方針,強化日常監控措施,有力保障了太湖水環境質量。
“敢為人先,勇于探索”是祝光耀對吳中生態建設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