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簡稱和裁會)副會長嚴雋琪在沈陽會見了出席“國際和平日紀念活動暨東北亞發展論壇”的聯合國駐華系統協調員羅黛琳。(攝影:張隕璧)
9月21日,國際及東北亞地區重要領導人匯聚沈陽,出席國際和平日紀念活動暨東北亞發展論壇開幕式,并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東北亞地區維護持續和平與穩定的核心。
韓國前總理李洪九表示,東亞地區想要成為球村的模范,就要群策群力,不拘泥于過去,特別是杜絕使用武力的誘惑。
“今天的活動意義非凡,有意義的地方也就有路,”李洪九說。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提出停建新的核電站,并指出應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擴大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規模。
蒙古前總理巴雅爾則指出,東北亞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先進的科技、勤勞的人民,這些是實現可持續經濟的重要條件,東北亞地區必會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中心。
談到當前各國的首要任務,巴雅爾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誤區:“人們太多精力放在經濟、金融事務上,關注增長、貨幣信貸,但我們不應該低估國際和平,應該以和平促進發展。”
在講話中,與會的多位他國政要公開呼吁重啟六方會談。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接受英文《中國日報》采訪時表示,東北亞和平與穩定直接關系這個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同時也是對東亞地區乃至世界產生影響。
劉江永指出,東北亞保持和平穩定需要中、美、日、俄等大國以及所有相關國家的共同努力。地區內各國除了政治互信、安全保障方面有合作的空間,經濟上存在天然的互補性。
(中國日報記者 張隕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