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從紐約帝國大廈點亮紅黃兩色彩燈到30萬人擠爆倫敦中心街區盛裝慶春的狂歡,今年的海外“春節熱”再度升溫,以至于國內人士呼吁,“外國年味更濃,春節該保衛一下了!”到底海外“春節熱”熱到什么程度?春節搖身一變成了別人的“洋節”,但是否真的到了圣誕節、情人節這類洋節在中國受追捧的程度呢?
戴維學習中國武術已有5年,今年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他在“金龍大游行”--美國洛杉磯一年一度慶祝中國農歷春節的活動中表演了自己拿手的武術項目。當地時間2月25日,在市中心的傳統華人聚居區中國城,近10萬美國觀眾觀看了這一盛大活動。
·受主流社會關注
“美國是一個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社會,每年的中國農歷新年已經成為洛杉磯各族裔人們聚在一起歡慶的又一個共同節日。”戴維告訴《國際先驅導報》。在興高采烈的游行隊伍中,洛杉磯市長維拉萊戈薩等當地官員坐在花車上向街道兩旁的華裔及其他族裔民眾頻頻揮手,用簡單的漢語向人們祝賀新年。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以及華人在美國社會中影響力的日益提高,春節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正在受到美國主流社會愈來愈多的關注。記者在“金龍大游行”的現場看到,不僅在觀眾人群中有許多扶老攜幼的白人、黑人及西班牙裔家庭,在游行的表演隊伍中,來自其他族裔人士的面孔也比比皆是。負責組織今年大游行的中華總商會的金先生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近年來“金龍大游行”的表演者和觀眾中,有至少一半是來自華人社區以外的人士。
·逐漸成為公共假日
近年來每逢農歷新年,上至總統、下至華人聚居較多地區的地方民選官員,都會利用不同場合向華人社區致以新年祝福,對為美國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的華裔表示敬意。繼美國紐約州在幾年前將農歷春節定為公共假日后,加利福尼亞州和首都哥倫比亞特區的華裔議員們也正在準備提出將春節定為當地公共假日的提案。華人社區甚至出現了爭取使農歷新年早日成為美國全國性法定假日的呼聲。而更多的普通美國人也正在對春節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感興趣。目前每年有數千個美國家庭從中國領養孤兒,為了讓這些來自中國的孩子不忘自己民族的文化,這些家庭成為對春節最有興趣的一個群體。每當農歷新年到來時,他們都在家里布置中國特色的裝飾,如掛中國結、紅燈籠、春聯等,許多家長還給自己和孩子置備了專門在新年期間穿的中式服裝,對華人社區舉辦的各種新年慶祝活動也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衷。
·喜愛春節熱鬧氣氛
但是客觀地講,真正過春節的非華裔的美國人在美國社會還是少數,他們大多和華裔社會或中國有著某種聯系。記者在春節期間遇到邁克·桑斯時,他正在中國城一家中餐館吃飯。沒有任何華裔或中國背景的他自己也承認,春節對他來只是一個品嘗中餐美食的"借口",其實大多數美國人對春節只能說是“感興趣”而已,并沒有當成他們自己的節日,至少現在是這樣。春節要真正在美國“飛進尋常百姓家”,還要面臨文化的挑戰。過年“斯文不如熱鬧”,也許正是春節這一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一些美國人告訴記者,人們喜歡看游行、放焰火,盡管他們可能對這些傳統沒有深刻的理解。
·倫敦城飄蕩中國年味
中國農歷新年期間,英國首都倫敦的空氣中洋溢著濃濃的中國年味兒。看著老外們樂此不疲地念叨“恭喜發財”、英國大報推出“中國周”教人學漢語,甚至連倫敦的核心金融城都以與中國“沾親帶故”為榮,身在異國的中國人不禁有“龍騰倫敦”之感。2月18日,中國農歷大年初一,倫敦慶祝"中國年"活動達到高潮,約30萬人擠爆倫敦市中心數個街區,參觀舞龍舞獅、爆竹煙花、盛裝巡游、文藝表演等歡慶活動。舞龍舞獅的盛裝巡游早晨從泰晤士河畔出發,行經用中國紅燈籠裝點的特拉法加廣場、萊斯特廣場,抵達唐人街,兩個廣場上還有文藝演出和煙火表演。倫敦警方將相關街區全部變成步行街,持續一整天的慶祝活動盛況空前。
·“恭喜發財”與經濟輸出
當約30多萬人(其中絕大部分不是華人)大年初一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齊聲高呼“恭喜發財”的時候,現場華人的自豪之情可謂被宣泄到了極至。在英國諸多主流媒體最近兩周有關中國農歷新年的報道中,“上鏡率”最高的詞匯也是“恭喜發財”。這四個簡簡單單的方塊漢字傳神地表達了中國經濟走出國門正給世界帶來真正的實惠。初探倫敦近年來大鬧中國年的背后原因,中國經濟熱是促使倫敦這座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政治和金融精英們屢屢拿中國“說事兒”,并不遺余力地“推銷”中國的主要動因。《金融時報》2月15日在一篇評論文章中不無感概地說:“在中國農歷豬年即將到來的前一周里,金融城里可謂到處都是中國。金融城上至市長,下至普通從業人員,人人都在談論著中國,都希望能分享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