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文化旅游
![]() |
“痛并快樂著”——艱難的“遺產保護”(圖)
Updated: 2008-06-10 13:39 ![]() ![]() ![]() ![]()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麗江古城保護局的和仕周局長畢業于西南民族大學數學系,他說,即使是做夢也不會想到,他今后的職業會與世界遺產的保護結緣。 1997年,云南麗江古城正式進入了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 成為中國最早的、為數極少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地之一。即使到了今天,全中國的世界遺產古城保護地,也就是云南麗江和山西平遙兩個。 十年前的大多數中國人,即使包括地方政府的官員,并不完全知曉進入世界遺產保護名錄是怎么一回事,今天我對一些政府官員問起這個問題,他們也只能告訴我,可以大大提高“地方知名度”。在麗江古城的一個茶鋪里,和仕周和我聊起十年前申遺成功,麗江城里一夜爆竹連天的情景,他不無感慨地說:麗江人得到了一夜的歡樂,然后就是一輩子保護古城的責任。 和局長說,十年前地處邊疆高原的麗江,是一個經濟社會極不發達的小城,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的大幅提高,同樣使這里的百姓躁動不安。古城保護的第一個矛盾,就是享受現代化成果與保護傳統的矛盾。一句話總結就是:申遺是一夜歡樂,數代責任。 從九十年代開始,為了保存古城的風貌,改善古城居民的居住環境,麗江市下決心把古城里的機關和企業搬遷出來,僅此一項,基本維持“吃飯”的地方財政就投資了1.6億元;為了維持古城原著民的穩定,政府每年給一個居民120元的補助;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衛生條件,又不破壞古城的風貌,保護局將古城的道路揭開,每一塊石頭編了號,在石頭下鋪設了給排水管網,電力通訊設施,再將道路原樣恢復;為了保住古城的歷史風貌,保護局制定了古城的保護條列,制定了市場準入規定,寧可犧牲可觀的商業收入,也要保住傳統的民間風俗…。但是這些工作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要資金的保證。 保護局所碰到的另一個矛盾,就是保護經費嚴重不足的矛盾。和局長告訴我,保護局是一個政府機構,沒有盈利的功能。從保護局成立至今,已經投入了12億元的保護資金,也欠下了銀行近7億的貸款。按照規劃麗江市還將在古城周邊設一條保護帶,預計投入資金18億元。在今年國家從緊的貨幣政策下,將面臨資金鏈條中斷的危險。這樣看來,對于一個經濟尚欠發達的地區來說,世界遺產項目幾乎就是一種奢侈品。 不太熟悉古城保護范圍的人們,可能不知道“束河古鎮”,它也是世界遺產保護區。其位于麗江市北偏西15度,地處茶馬古道上,距玉龍雪山山麓15公里,距白沙古鎮3公里。中國古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也記敘了這個美麗的山鎮。和局長告訴我,在總結古城保護的經驗基礎上,麗江市政府探索了一條世界遺產保護的新路,即政府加企業的模式。2002年市政府昆明鼎業集團達成協議,確定了“麗江束河——茶馬古鎮保護與發展”的合作項目。由鼎業集團投資5億元,對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沙鄉束河行政村13平方公里地域進行保護和開發,建成“田園里的城市,城市中的田園”。 和局長說,在項目的前期定位策劃中,就確立了最為核心且不容忽視的理念——先保護,后開發。“世界遺產”核心區范圍內的古鎮村落,決不許開發,只能保護。但古鎮村落是活著的,是一部分居民的生活空間,你不讓它發展是不可能的。開發計劃在保護帶外,建立了一個與古遺址風格相同的新區,用新區開發的盈利保護老區。企業把老區保護帶上的土地一次性購買,又免費分給村民無償繼續著傳統的耕作,只是不允許建蓋房屋或作他用。束河人在用這種保護方式,傳承著飲煙,傳承著牧歸,傳承著納西族古老的一切。 束河世界遺產的這種模式,得到了國家建設部、國家旅游局、國家環保局等六部委的一致肯定,被稱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的“束河模式”。 回顧麗江古城保護走過的艱難道路,保護局的同仁們感慨良多,局文化保護科的丁科長對我說,世間的萬事萬物總是有生有滅,從此而言,古城、古文化也概不能免,有時我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由一種悲觀的情懷,我們現在的一切,不過是盡可能的延緩終結的到來。但是,古城是麗江的,也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我希望全社會、全民族、全人類都來關心和幫助我們,一同來做這項艱苦的工作。 這可能就是歌曲中所唱的“痛并快樂著”吧。 (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 劉震 吳家春)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石门县| 龙陵县| 景泰县| 五莲县| 周至县| 平乐县| 平泉县| 佛山市| 福海县| 朝阳区| 容城县| 库伦旗| 岳西县| 揭西县| 重庆市| 红桥区| 原平市| 宁远县| 伊川县| 江都市| 磐石市| 孟连| 花莲市| 天台县| 灵丘县| 清原| 德令哈市| 宣汉县| 漯河市| 霍林郭勒市| 林州市| 黄大仙区| 城固县| 汕头市| 秀山| 京山县| 通辽市| 平阴县| 特克斯县| 洪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