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huán)球在線消息:11月18日天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市政府新聞發(fā)言人劉劍剛向在津主要媒體介紹了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工作未來的規(guī)劃和已做的工作。其中未來的規(guī)劃之一是五大道“聚客錨地”工程。
天津五大道已被列為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工作的重點保護利用對象。五大道“聚客錨地”工程正在緊鑼密鼓籌劃當中。據天津市國土房管局副局長路紅介紹,作為歷史風貌建筑集中區(qū)域之一,五大道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的眾多游客,但卻缺少一個游客聚集的點。這個點就是“聚客錨地”。“聚客錨地”的功能主要是吸引游人,并讓游人能“留得住,轉得開”。
“聚客錨地”將位于五大道的一個適中區(qū)域。規(guī)劃部門正在進行積極規(guī)劃,預計2到3年完成此規(guī)劃。在保護歷史風貌建筑的同時,一些與游客游購娛吃住行相關的配套工程將會被引進,從而在五大道形成一個“能看能玩能吃能住的大錨地”。
在五大道開展“聚客錨地”是保護歷史風貌建筑和發(fā)展旅游相結合的一種新思路,待摸索出經驗后還將在其它歷史風貌建筑街區(qū)逐步開展類似工程,劉劍剛介紹道。
天津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共有歷史遺存的風貌建筑672幢,歷史風貌建筑區(qū)6個。這些歷史風貌建筑凝固了天津滄桑巨變的歷史,反映了多元文化元素,凝縮了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篇章,是天津的寶貴財富。天津市委,市政府多年來對歷史風貌建筑保護的高度重視使得一系列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五大道“聚客錨地”工程是下一步天津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工作的重點之一,將成為天津市積極開展歷史風貌建筑區(qū)保護利用的有力鑒證。
此外,下一步天津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工作還將從其它一些方面展開:進一步做好歷史風貌建筑的保護和監(jiān)管;大力推進重點歷史風貌建筑的整修,重點展開環(huán)境景觀和革命歷史遺址風貌建筑專項整修;建立健全開放型的管理模式,設立“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志愿者建言獻策平臺”吸納社會意見和建議;充分發(fā)揮專家咨詢委員會的作用,更好地為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工作服務等。
(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實習記者孫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