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外國人和臺港澳人員在天津可享受市民待遇。記者從天津市勞動保障局獲悉,凡持就業證、護照等相關證件,辦理相應手續后,外國人和臺港澳人員可同天津職工一樣享受社會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
“目前有很多海外來津務工人員擔心醫療、工傷等問題,尤其是海外留學歸來的人員擔心基本養老等問題。我們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分擔他們這些憂慮,比如投資獎勵政策、給予市民待遇等,”天津市勞動保障局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介紹,“盡一切可能為他們創造優越的工作、投資環境,進一步營造天津改革開放的良好氛圍。”
“我們的政策賦予了這些外國人和臺港澳人員充分的公民權利,而他們為我們帶來了先進的理念,拉動我們經濟增長、消費增長,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和投資規模。比如那些持綠卡歸國人員為我們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形成合力,促進了我們的市場繁榮。”
據了解,為促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適應天津市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需要,保障外國人和臺港澳人員在天津市工作期間的社會保險權益,天津市政府特制定了《外國人和臺港澳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規定》。
《規定》中要求,凡是按規定申請辦理了《外國人就業證》或者《臺港澳人員就業證》,未到達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并與天津市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外國人和臺港澳人員均可以享受與天津職工一樣的養老保險等待遇。
“只是外國人和臺港澳人員在辦理繳費手續時同普通市民有些差別,畢竟他們沒有普通市民的身份證等,他們需要持護照、就業證等辦理。在享受待遇方面則是一樣的。原則上他們同本地市民一樣需要繳費15年,符合法定退休年齡方可領取養老保險。”天津市社會勞動保障局咨詢處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解釋。
外國人和臺港澳人員在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前與用人單位解除、終止勞動關系并離境的,可以保留其社會保險關系,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和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存儲額不間斷計息。其再次來天津市工作的,可以申請續接社會保險關系,前后個人賬戶儲存額合并計算。
也可以經外國人和臺港澳人員申請,終止社會保險關系,并按照參保職工出國(境)定居相關辦法,將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和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際結余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同時記者獲悉,近日我國為進一步促進養老事業發展,加快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經選擇了北京、天津、重慶、江蘇4個省市建國家級的養老示范基地,今年即開始建設,這也必將更大程度上緩解外國人及臺港澳來津人員的諸多憂慮。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記者 王鈺 李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