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
一個穩定和強盛的中國符合歐洲國家的發展利益,歐洲國家和中國在未來的合作發展過程中應該加強建設基于相互信任的紐帶關系,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昨天在天津舉辦的第八屆中歐工商論壇上強調。
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領域的穩定持續健康發展符合歐洲國家的利益。中國和歐洲國家需要更加相互尊重,并建立更加穩定牢固的信任紐帶關系,德國前總理施羅德昨天在出席天津濱海新區舉辦的第八屆中歐工商論壇上時表示。
施羅德呼吁歐洲國家與中國進一步加強相互了解。而進一步加深了解正是歐洲國家與中國發展多邊關系中非常需要的。
一方面,中國充滿活力的強大的國內市場對歐洲本地企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提高能源效率和環境保護等領域中國迫切需要得到歐洲國家的技術支持。
歐洲國家與中國之間應該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關系而不是對抗或者制裁,在國際政治經濟舞臺上,中國需要更多的融入到國際社會中,并發揮更大更多的作用,施羅德強調。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不是靠一兩個國家的能力就能遏制住的。相反,主要的國家和地區應該聯起手來共同應對這場危機,法國前總理洛朗.法比尤斯在論壇上強調。
“此次尚未見底的金融危機并不是全球唯一的危機。目前全球還面臨很多其他的難題,比如環境保護、對抗貧困、反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等。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是一兩個國家可以面對并且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洛朗.法比尤斯強調。
快速發展的中國與正經歷著一體化進程的歐洲國家是平等的伙伴關系,前中國駐德國大使盧秋田表示。“歐洲國家與中國有很多相同之處,這奠定了雙方相互理解與合作的堅實基礎。”
編輯:段若蘭 來源: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記者
王鈺
李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