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記者從福州邊檢站了解到,2009年5月,國務院通過《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后,福州邊檢站深受啟發立足口岸實際,積極應對口岸發展和“大三通”對口岸的影響,自主研發了“網上報檢室”系統。
“網上報檢室”不但具備“信息發布、警務公開、在線咨詢”等信息服務功能,還設有網上辦證、網上報檢、預約服務等特色服務項目,拓展出自助辦證、遠程查驗、“一證通”等功能模塊,基本涵蓋了邊檢報檢室主要業務,有效簡化了工作環節,提高了通關效率,受到服務對象的廣泛歡迎。
福州口岸點多、線長、面廣,地理位置特殊、監管區域范圍大、警力與執勤任務量之間的矛盾日益凸現,如何在新時期深入推進提高邊檢服務水平工作,正確處理服務與管控關系,已成為擺在福州邊檢站黨委面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必須要創新服務方式和管理手段。
經廣泛走訪征集代理企業、辦證單位等服務對象的意見和建議,經過數個月的反復調研論證,福州邊檢站決定依托互聯網搭建“網上報檢室”邊檢服務平臺,集網上報檢、網上辦證、預約服務等十項功能,重點解決出入境船舶和港口生產作業單位對生產作業時間和港口使用效率的突出需求,最大限度簡化邊檢業務手續,為服務對象節省時間、精力和成本,100%實現網上辦證“零等待”、船舶通關“零障礙”。
2008年5月18日“海交會”當天,“網上報檢室”正式啟用,經過近一年的運行,共辦理各類邊檢證件26000余份,占辦理總量85%;受理船舶預檢、移泊申報4200多艘次,100%實現船舶經預檢入境靠港即可作業,為相關企業節約成本近200萬元。
“網上報檢室”之所以成為備受服務對象歡迎的服務項目,正在于其為服務對象提供了“公開透明、便捷高效”的網上服務, 其中,尤以“網上辦證、網上報檢、預約服務、船情預報”等4項主打功能深受服務對象青睞。
過去,企業辦理相關邊檢證件,需每次收集員工的身份證件,往返邊檢站遞交資料、等候審核辦理,耗費大量時間,程序相當繁瑣,尤其是羅源、連江的碼頭作業點,往返路程需4、5個小時,一次辦理裝卸工人登輪證近百份,給企業帶來諸多不便。
有了“網上辦證”,企業一次性遞交員工資料,由邊檢站審核備案,建立企業人員信息庫。企業只需通過“網上報檢室”提交申請,即可憑公司介紹信和人員名單到報檢室領取提前辦好的證件,再也無需耗費長時間等待。在船舶報檢方面,因福州港是潮汐港,船舶入出每日只有滿潮的3、4個小時,如果錯過潮水,船舶最少要滯港12小時,這對于船方、貨主是筆數目不小的損失。
而“網上報檢”和“船情預報”功能充分發揮電子數據實時傳遞、批量處理和互動反饋的優勢,實現船舶網上預報、預檢,代理人員無需往返奔波,不受地點和時間限制,船舶抵港即可裝卸作業,滿足了入出境船舶快進快出的要求,提高了碼頭使用效率,降低企業營運成本。
2009年雖然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但兩岸“大三通”、砂石出口解禁等政策實施,仍然促進福州港的快速發展,僅今年第一季度,福州港總吞吐量就達641萬噸,比2008年同期相比增長29%,尤其是羅源灣港區船舶數量增長較大,比2008年同期增長56%。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 (記者 胡美東 見習記者 朱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