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養犬擾民、市民頻被狗咬傷等,已成為城市一大問題,這引起了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視。日前,福建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討論和協調養犬管理的有關事宜。經過調研,福建省將由公安部門牽頭,由農業、衛生、建設、工商、省政府法制辦等部門聯合起草相關草案。
據悉,為了建立養犬管理監管的長效機制,福建省還會將相關的養犬管理辦法上升為地方性法規,并列入人大常委會未來的立法調研項目。
草擬養犬管理辦法
在草擬該《辦法》的時候,福建省將借鑒其他城市規范養犬的成功經驗并結合自身特點進行綜合考慮。雖然目前有很多細節還不能夠確定,但現在可以明確的有以下幾點:一、凡養犬人須有養犬登記證、衛生防疫檢疫部門出具的動物健康免疫證,并定期檢疫、注射疫苗;二、如果養大型犬或烈性犬將嚴格限制;三、不得攜犬出入商場、公共綠地、候車室、醫院、飯店等公共場所。
“黑戶”狗要領“身份證”
會議還透露了另一個重要信息——關于“狗”的戶口。有關人士透露,福建省可能會將“狗戶口”的問題進一步明確。今后養狗,市民必須給狗上戶口。
“現在福建省的家犬基本上都是‘黑戶’”, 該負責人說,福州市也曾準備給狗上戶口,可是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實施。
記者了解到,目前福建省只有廈門市在2007年出臺了關于養犬管理的地方性法規——《廈門經濟特區養犬管理辦法》。隨后,廈門市實行對狗“上戶口”的辦法,對轄區的犬只進行規范和統計。廈門市推出養犬管理費的收費標準為,第一年800元/只,第二年起200元/只。管理費包含登記、制證、補證、植芯片、接種疫苗(每年一次)、病(死)犬的無害化處理及流浪犬的處理等。
編輯:鄧京荊 肖冠男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胡美東 實習記者 劉欣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