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為期四天的首屆深圳動漫節今天在深圳會展中心8號展館圓滿落幕。此次動漫節由深圳市知識產權局、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120家企業參展,3500名專業觀眾和研制人員參與,入場人數超過了30萬。
首屆動漫節推出的五大配套賽事:青少年動漫創意大賽、cosplay挑戰賽、城際街舞大賽、電子競技大賽和攝影大賽受到了眾多青少年的追捧。動漫節共征集到1809幅原創作品,有30支cosplay團隊、30支街舞團隊及500多名電子競技高手報名參與到各項賽事之中。深圳動漫節組委會還邀請了豬樂桃、夏達、愛歐等多位國內知名漫畫家舉行現場簽售會,吸引了眾多漫迷參與。
展現自我
在熙攘的人群之中,cosplay的選手成了大家矚目的焦點。許多游客都搶著和穿著特異的選手合影留念。據了解,這些選手大多數都是學生,平時喜歡看動漫。他們用自己積攢的零用錢,或者自己做兼職賺錢到網上買服裝和道具,扮演他們喜歡的動漫角色。對于這次深圳動漫節,他們都很興奮,為了參賽,他們花了很多心思。
“為了這次比賽,我準備了一個月。我用零花錢買布料,再根據漫畫中的造型做衣服。穿著自己做的衣服,我覺得很有成就感。”15歲的點點玩cosplay已經有5年了,“爸爸媽媽都很支持我玩cosplay,他們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就好。”雖然點點年紀不大,但對于中國的動漫業,她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覺得中國的動漫缺少創新,總是停留在傳統故事上,而日本的動漫故事已經講到宇宙和未來。”對于未來,點點已經有自己的安排,“我想將來當一名漫畫家。現在中國的動漫業很需要創新人才,這個行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我很喜歡漫畫,所以想往這個方向發展。”
創意無限
這屆動漫會還有個亮點——創意地攤區,這里成為人群最密集的地區。精致的手工藝品、獨立設計的特色飾品、DIY陶藝等創意“潮品”,令動漫愛好者愛不釋手。這些攤主都是自主創業,自己設計產品,然后到全國各地推銷。
李秋萍就是其中的一位創意達人。她本來是一名文編,但為了追求自由,她辭掉月薪五六千元的工作。“辭職后,我也不知要做什么好,所以就去旅游。”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發現了襪子娃娃這個商機,于是就開始自己創業。
“剛開始,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擺一雙襪子在床柜上,想著這雙襪子可以做出怎樣的娃娃。那時經常設計不成功,但我沒有放棄,還是堅持嘗試。”靠著這份執著,李秋萍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方法,現在她只要看到一雙襪子,就知道可以能做成什么形狀的娃娃。“雖然自主創業很累,但很有成就感,也很自由。現在我已經注冊了商標,正在籌建成立公司。”這次動漫會,李秋萍特意推出了襪子娃娃材料包,讓顧客也可以體驗一下做娃娃的樂趣。“這款產品銷量非常好,第一天我的營業額就有1000多元。”
除了深圳本土的創意達人外,還有來自杭州西湖的創意團隊。他們共有12個攤位,攤主大都由獨立設計師、創意人、學生組成。帶來的產品包括搞怪的手工布偶、古香古色的木刻、手繪名片夾、DIY陶瓷等。
剛剛畢業的朱曉玲的攤位前擠滿了顧客,她熱情詳細地為顧客講解她飾品的獨特含義。“深圳與杭州在文化上還是有點差異,一些飾品的含義很多人都不明白。但我覺得深圳市場還是很有發展的空間,這次我們千里迢迢來到這里,就是希望能尋覓到更多商機。”
此外,本屆動漫會現場還為動漫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搭建了直接有效的交流和供求平臺。山貓卡通、華夏動漫、書城電子、中青寶網、歡樂反斗城、東門動漫城、樂高、方塊等大型動漫機構齊聚一堂,為廣大動漫愛好者帶來了日本超合金玩具、特別版高達模型、扭蛋等豐富的動漫周邊產品,吸引許多顧客前來購買。
深圳市華夏動漫科技有限公司的張賓對這次動漫節很支持,“參加動漫節促進了我們與其他動漫企業的交流,可以獲得豐富的信息量。這兩年深圳的動漫產業發展很快,我們一直在不斷創新。目前,我們與深圳大運會合作的關于大運會吉祥物UU的104集動畫片正在創作過程中,相應的衍生品也在開發、制作,預計今年可以上市。”他認為,2011年深圳大運會將給深圳動漫業帶來契機,會帶動深圳整個動漫產業的發展。
尋找商機
這次動漫節還吸引了許多外地動漫企業前來參展。他們都瞄準了深圳的動漫市場,想通過動漫節宣傳自己的產品,尋找代理商。
廣州閱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就放棄了廣州的動漫節,來到了深圳。總監黃靜邦告訴記者:“我們這次參加深圳動漫節,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深圳同行的情況。深圳是個年輕、有活力的城市,動漫設計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市民的消費能力也比較強,動漫產業的前景很好。”
《山貓吉咪歷險記》在動漫節上亮相,就吸引了許多家長和小朋友。湖南山貓卡通有限公司總裁吳暉表示,此次來深圳就是想看看深圳的動漫市場。他覺得中國目前動漫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是在故事創新上,“在過去二三十年,中國的動漫創意不夠,推廣也不足,所以遠遠落后日本、美國等國家。其實中國的動漫技術還是有一定能力,像二維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的領先水平。”
專門從臺灣來深圳參展的創藝研舍公司帶來了他們的特色產品——紙偶。“我們將中國文化的經典形象Q化,吸引小朋友,讓他們在玩樂的同時得到教育,加大傳統文化的推廣。”該公司的負責人李瑞炫介紹說,“我覺得大陸的小朋友對傳統文化了解并不是很深,大陸與臺灣的文化認知差距還是比較大。目前,紙偶在大陸才剛剛萌芽,而在臺灣已經很普遍。我們要把中國傳文化的本質保存下來,再加以創新、推廣。”他堅定地說道,“我們應該讓更多的動漫產品標注‘中國設計’,而不是‘Made in China’。”對于本次動漫節,他也有個小建議,“如果主辦方在安排展位時,把主要是銷售和主要是宣傳的兩類展商分隔開,效果應該會更好。”
編輯:鄧京荊 董淼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實習記者 黃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