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秋季房展會上商家打出的“給房價一針鎮靜劑”宣傳口號道出了很多購房者的心聲。記者 陳偉 攝
“沒想到,太出乎意料了!”
“看不懂,像霧里看花一樣!”
談及今年的樓市,多數被采訪對象都表達了這樣的感慨。從“量價齊跌”到“量價飆升”再到“量跌價漲”;從土地流拍到“地王”歸來;以往需要兩三年走過的“路”今年僅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這期間不僅樓市坐上了“過山車”,房價也上演了“撐竿跳”。進入7月下旬,情況又在悄然發生變化,雖然房價仍舊“牛氣沖天”,但已顯露出疲態。成交量則出現了明顯下滑。同時,多部門開始發文警示樓市風險,多種信號顯示樓市正在醞釀調整,下半年可能上演“變臉”。
從“量價齊跌”到“量價飆升”樓市坐上“過山車”
今年1月末開始,受傳統農歷新年的節日效應,以及國內外經濟形勢的不明朗的影響,樓市新年開局不利,“量價齊跌”成了新年的第一個關鍵詞,以北京為例,中原地產統計顯示,1月的商品房銷售均價僅為1008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9.36%,環比下降20.98%。
“雖然房價有所調整,但我并不想馬上出手,還打算再觀望一段時間?!蹦瓿跻晃毁彿空呓邮苡浾卟稍L時語氣堅定地說。
和這位購房者的觀點相似,年初時多數被采訪對象都表達了相同或相類似的觀點。正是在濃厚觀望情緒的影響下,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一線城市樓市紛紛“告急”,為了暖市各地也絞盡腦汁出臺各種政策以期改變頹勢。
進入3月,樓市出現轉機,在房價下調和剛性需求釋放,以及各種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樓市開始出現“小陽春”,當時還引發了“樓市‘春暖’暖幾何?”的大范圍討論。之后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房屋銷售面積迅速增長,房價快速飆升。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價量飆升”又成了這一階段樓市的流行詞,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節節攀升,更是引起業內外一片驚呼。
中原地產監測顯示,7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一手住宅成交價格比年初累計上漲幅度超過30%,天津、成都累計上漲幅度約10%;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五大城市二手住宅價格比年初累計上漲幅度近20%。
與此同時,房價從熱門城市領漲向“普漲”格局轉變。7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0%,環比上漲0.9%。這是今年以來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同比環比連續兩個月出現雙上漲。環比方面已經連續五個月上漲,且漲幅逐月擴大,其中,3月份環比上漲了0.2%,4月份環比上漲0.4%,5月份環比上漲0.6%。
全國房價上漲的城市也明顯多于下降的城市。其中,新建住房銷售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有43個,同比價格下降的城市只有26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有63個,環比價格下降的城市只有3個。
成交量方面也表現不俗,1至7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417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7.1%。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38.8%。
“量價飆升”的火爆局面,更是刺激了房企的拿地熱情,特別是6月份以來,土地成交市場一改北京一枝獨秀的局面,北京、武漢、廣州、上海和杭州等全國多個城市相繼上演土地大戰。國內一線城市的地價不斷刷新,一批天價地王涌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