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在對乳業的關注上,人們的視線從未從“蒙牛乳業”中離開半步,8月29日,蒙牛乳業發布公告稱,牛根生辭去旗下子公司———內蒙古蒙牛董事長,轉任蒙牛乳業董事會主席,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接替牛根生位置。
牛根生自從在呼和浩特市西邊40公里處呼嘯而起之后,一直成為乳業領域里被視線追逐的人物:套現風波、老牛基金、與KKP合作、中糧入股……一系列運作之后,牛根生選擇離開蒙牛的主舞臺。
但這決不是黯然的解甲歸田,而是牛根生攜帶銳利的武器繼續開疆拓土———這個繼續擁有蒙牛乳業263533393股權益的億萬富豪和老牛基金的控制者,執牧牛之鞭,或許成為乳業整合運動的新開始。
牛根生回歸繼續“放牛”
老牛慈善基金,是由蒙牛創始人牛根生在2004年12月在呼和浩特注冊成立。2007年底,“老牛基金會”投建了“老牛投資”,該機構目前最大一次投資就是重組現代牧業。
在蒙牛集團總部旁邊,蒙牛巨資打造了一個成為旅游資源的完美的現代牧場,從目前來看,這似乎是牛根生大規模在中國適合奶源地復制它的試驗田。
在8月29日蒙牛公告發出的第二天,蒙牛新聞發言人姚海濤表示,牛根生辭去子公司董事長職務,轉任母公司董事會主席,有助于其專注于對中國乳品行業以及蒙牛集團發展的全局思考和宏觀戰略,這將更加有利于蒙牛的長遠發展。
對于姚海濤這番話,有人猜測,老牛基金會參股的現代牧業有可能成為牛根生奮斗的一個全新戰場。
目前現代牧業的主要股東有K K R、老牛慈善基金、蒙牛集團等。現代牧業主要為蒙牛集團提供原奶。自2005年成立以來,現代牧業已在全國安徽、山東、張家口、內蒙古、四川等地建立7個萬頭規模的奶牛牧場,而目前在建的牧場還有4個。
現代牧業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奶牛業公司,原奶的總生產能力超過15萬噸/年,公司未來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中再構建20至30家大型農場。
根據蒙牛與中糧合作的約定,“蒙牛增發10%新股的資金將重點用于建設奶源,特別是投資參股建設一些大型現代牧場。”
據了解,蒙牛自建奶源的比重僅僅占其產量的20%。“蒙牛已經合作、參股建設9座萬頭以上規模超大型牧場,另一方面推動現有的奶站、小區向大規模的牧場進行轉型,目前蒙牛源自現代化牧場小區的原奶已經超過60%,產品品質進一步提升。”姚海濤表示,“但這與國家規定的'2011年10月前,乳制品生產企業自產生鮮乳與加工能力的比例要達到70%以上’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作為行業領導者,蒙牛必須在奶源建設上走在行業的前列。”
乳業在一年前的“9·11”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改“輕奶源”的思路,開始從上游溯源進行產業鏈改造。有分析者認為,重視奶源建設,盈利能力提升、降低隱性成本、品牌形象修復,是占據將來乳業江山的關鍵所在。
“牛根生借助中糧在全國農業系統的霸主地位,騎上蒙古馬去做為蒙牛圈地的'成吉思汗’而已。”一位乳業公司的高管昨日對記者說。此前不久,由蒙牛集團與江蘇省連云港市綠緣牧業有限公司合作建設的3000頭奶牛場項目剛剛正式開工奠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