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近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里多了不少電企的身影,而高達6億多的核心資產轉讓,更是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
據記者了解,國際煤價連續下跌3個半月后的突然反彈,讓2009年煤電談判破裂后一直處于成本困境的電力系統更加著急了。國內煤企堅守價格不肯讓步,國際煤炭市場反復震蕩,使部分電企承擔了較大的煤炭成本壓力,導致電力行業的增長空間和盈利能力下降。因此部分電企看淡電力行業,開始扎堆轉賣電力資產。
電企擬低價簽國際長協
2009年煤電談判的破裂,讓電企不得不擴大找煤路徑。恰逢前一個階段國際煤價跌至國內煤價以下,據記者了解,五大電力集團和沿海幾家地方電力公司正試圖與澳大利亞煤商簽署價格更低、份額更大的進口煤長協,準備從國際煤炭市場獲取轉機。
據了解,因煤電雙方各持己見,矛盾不可調和,而國家發改委因煤電供應均未出現緊張局面而一直采取不干涉的態度,2009年國內重點電煤談判首度破裂。破裂后,之前以預付款方式采購的電煤在結算時也根據地區不同而出現了價格不一,從價格保持去年的水平不漲不落到漲價4%,部分供煤緊張地區,煤價結算時上漲幅度則達到17.4%。
“由于2009年度煤電價格談判破裂,五大電力集團下屬部分電企和一些地方電企不得不接受煤炭企業上漲17%的重點電煤價格,這也使得電力領域成本驟增,前一個階段,國際煤價連續走跌,加上運費已經低于國內電煤價格,五大電力集團試圖簽署較大份額的進口煤長協,以緩和國內電煤帶來的成本壓力。”一電力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據記者了解,爭取進口煤長協不僅是緩解自身成本壓力,也是電力系統希望在下一個年度的國內重點電煤談判中爭取一定的籌碼。
編輯:馬原 來源: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