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小商品市場的獨特優勢,被稱為“世界超市”的浙江義烏已成功舉辦了14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今年的第15屆義博會更是亮點紛呈,新展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展示新氣象,總占地面積219畝,5256個國際標準展位彰顯“國際風范”。然而,在硬件設施水漲船高之時,“軟件”的缺失卻讓參展商感受到了“短腿之痛”。
來自廈門的三鼎集團今年首次“試水”義博會。“聽行內人說,采購商在廣交會轉一圈,然后到義博會下單,于是我們也報名參加了,希望借此推動產品明年在日本的上市。”公司總經理林墾已經參加過很多地方的展會,然而,首次的義博會之行卻讓他“覺得心涼”。
“首先環境不夠對外。第一天從飛機上下來,我就對這個城市感到有些失望。”林墾回憶,當天從機場乘出租車到義烏某賓館,就被司機“宰”了一把。“司機說他在機場等乘客等了近兩個多小時,所以不能打表計算車費,沒有80塊就不走。”除了交通外,住宿也讓林墾感受到了義烏與大都市的落差。“遇到這樣大規模的展會,很多賓館酒店的房價都上漲,一百多的漲到三百多,很夸張,沒有統一地限制,這是一條‘彎路’,用長遠的眼光看,留不住客商,反而得到的更少。”
這些“小細節”,讓義烏在林墾心中大打折扣。“其實很多像我這樣的客商都是慕名而來,但是這樣不愉快的事情經歷得多了,那義烏的招牌也會被砸掉。”
除了城市的“軟件”讓一些參展商感到與大都市的差距外,第15屆義博會的服務水平也讓他們質疑。
“沒有專設的參展商通道,進了展區沒有免費的手推車,參展商要自己扛著貨品擠著進入。”汕頭市鑫谷實業有限公司義博會展位負責人向記者倒起了苦水,相比廣交會,義博會的參會成本則高出了很多。“展位沒有提供水、電話等基本用品,甚至連椅子、展位玻璃都要花錢去租,小小幾平米的玻璃租金就要50元,現在我們不得不把產品堆放在一起。而在廣交會上都是提供得很周到的。”
該負責人表示,參展商才是展會的“頂梁柱”:“展會應該重視我們這些參展商,是我們撐起了門面。”
盡管對義博會“頗有怨言”,但這些參展商仍舊為這一次商貿“盛宴“而心動。“主要是看重義烏的平臺,小商品市場名聲在外,能為我們招攬更多的客商。”不過,這些參展商表示,如果能做到“硬件軟件”齊頭并進,以更開放地姿態迎接八方來客,義烏這座城市的國際化進程才能更上一層樓。
編輯:寧波 來源:中新網(記者 鐘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