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運霞家的“鄉村別墅” |
 |
曹宗英家寬敞的客廳 |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雖然是土房,但也是我們一輩子的心血,看著它就在我們眼前消失了,心理說不出的難受。”家住雁門鄉麥地村一組的毛運霞老人說起去年那場地震,依然忍不住落淚。去年那場地震,毛運霞和老伴兒親眼看著他們用一生積蓄修建的房屋瞬間化為了廢墟。
對于一個農村家庭來說,房子就意味著所有,然而這個所有在轉眼間也變成了一無所有。一時間,毛運霞一家都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中,房子沒得住了,一大家人今后住哪兒,擔心隨之而來。
然而,這種擔心并沒有持續多久,地震后半年,在國家貸款的2萬元和國家補貼的2.2萬元的幫助下,毛運霞家一幢兩層樓的磚混新房拔地而起,“真是一分錢急死一個英雄漢,房子看著看著修起來了,可問題卻來了。”原來毛運霞一家雖然在國家的貸款和補貼幫助下修起了新房,但就在蓋頂的時候還是出現了資金不足的問題,“看著新房就差個屋頂了,可我們還愣是湊不夠錢了,眼看著一步一步建起來的新房卻不能住,當時心里那個急啊!”就在毛運霞一家苦于沒錢,只能將蓋頂計劃擱置時,雁門鄉政府又為每戶農民送來特殊黨費援建的3千元,有了這筆錢,房子很快建好了,毛運霞一家人也美美的住進了寬敞的新房。
“如果不是國家的政策好,我們現在哪住得上這么好的房子哦!”站在自家的新房前,今年64歲的毛運霞老人笑得很燦爛。去年房子沒了,毛運霞一家人只能擠在板房里過年,更別說來親戚朋友了,往年熱鬧的春節也顯得格外冷清,“現在我們家新房光樓上就有五間房,今年過年一定很熱鬧,親戚朋友來了也不怕沒地方住了。”習慣了熱鬧的毛運霞老人高興的說。
今年65歲,同住在麥地村一組的曹宗英老人家也和毛運霞家一樣,在國家提供的貸款和國家補貼的幫助下修起了寬敞明亮的磚混兩層小洋樓,沙發、電視等家用電器更是一應俱全。說起建房時的艱辛,曹宗英老人激動地說:“地震是天災,誰也沒想到,國家不僅給吃給穿,還幫我們建起了新房,就連當時修房用的磚都是政府安排拉到每家門口的。”坐在自家寬敞舒適的客廳里,曹宗英有說不盡的感激。
放眼望去,掩映在綠樹和鮮花叢中的漂亮農家小樓,已經層層疊疊、錯落有致地矗立在山邊路旁。雖然天氣漸漸轉冷,但每個農家小院都呈現出濃濃暖意,傷痛過后,麥地村的村民們在自家新房里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編輯:鄧京荊 來源:汶川縣委宣傳部薛升玉 (楊超) 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記者 黃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