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黑龍江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近日在于此間舉行的黑龍江老工業基地振興新聞媒體采訪活動上表示,老工業基地振興五年來,黑龍江進入了改革開放以來發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質量最高的時期。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先后突破4000億元、5000億元、6000億、7000億元大關,2008年達到8310億元,人均達到21727元,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8%。
據統計,2008年,黑龍江地方財政收入達到767.1億元,比2003年增加1.61倍;非公有制經濟占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41.9%,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6.5%,比2003年分別提高12個和5.6個百分點。
在糧食生產上,2008年,黑龍江糧食總產達到4225萬噸,糧食商品量達到80%,調出商品量達到60%,居全國首位。近五年的糧食增量占全國糧食增量的近20%,成為全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為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新的貢獻。
在國企改制上,黑龍江目前地方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已經完成。地方國有企業改制累計完成3300余戶,改制面達到98%以上。已完成改制的3300多戶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占11%,國有參股、混合所有及國有全部退出占89%。已完成改制的197戶大中型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占17.8%,國有參股、混合所有及國有資本全部退出占82.2%,產權和投資主體多元化基本形成。
2008年,黑龍江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444.8億元,利稅2222.1億元,分別比2003年增長1.53倍和1.6倍;裝備、能源、石化、食品等四大支柱產業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88.7%。
其中,哈電集團大型水電機組、超臨界火電機組、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重型燃氣輪機、核電機組設計能力初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我國最大的發電設備生產制造基地。
一重集團制造的1780mm冷連軋機、1700mm熱連軋機填補了國內空白,重型壓力容器、大型關鍵鑄鍛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全國最大的鑄鍛鋼和重型裝備生產基地。
哈飛集團生產了國內首架ERJ145型支線客機,成為我國直升機、輕型多用途飛機、新支線客機研制生產基地。哈飛汽車集團生產能力汽車達到30萬輛,汽車發動機達到55萬臺。齊一、二機床超大型數控立、臥車,大型落地(龍門)鏜銑床和重型壓力機等產品增補了國內空白,產品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作為中國對俄羅斯貿易大省,黑龍江2008年對俄貿易額由2003年的29.6億美元上升到96.2億美元,占全國對俄進出口總額的19.5%。
在社會民生方面,2008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56元,比2003年增長93.5%,年均增長1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581元,比2003年增長73.4%,年均增長11.6%。
黑龍江在全省范圍建立了廉租房制度,為27.7萬戶低保家庭提供廉租住房保障,住房保障戶數居全國第一位。累計完成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7564萬平方米,新增城市集中供熱面積1億平方米。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