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昨天,本市今年最后一場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體育中心舉辦,主辦方提供的萬余個職位吸引了近8000名求職者進場應聘,據主辦方不完全統計,求職者與企業初步達成就業意向率為30%左右。濱海新區在一些大項目的帶動下人才需求潛力很大,研發人才更是頗受企業“追捧”。此外記者在招聘現場發現,追求高薪、高保障、高福利等“三高”就業,寧可撂下對口專業也要顧全“面子”就業也著實難壞了一些畢業生。
研發人才依然“吃香”
在昨天的招聘現場,天津經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李昕介紹,近年來,天津相繼推出5批共百項重大工業項目,隨著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等8大優勢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對各類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長。隨著項目的逐步推進,初步推算,本市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人才缺口將達6萬多。機械、電子、冶金、化工、汽車、能源、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8大類專業人才需求較為迫切。同時,“招聘研發人才”——這依然是在此次招聘會上出現最多的招聘啟事。現在的市場越來越要求企業注重自主創新和新技術研發,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對高級IT研發人才和生物醫藥類研發人才,企業需求依然強烈。
“體面”二字難煞大學生
“高薪、高保障、高福利、體面、輕松?!边@樣的求職就業標準已經成為不少高校畢業生夢寐以求的“三高”就業目標。于是不少大學生求職專挑“體面”職位,而不管實質的工作內容如何。在昨天的招聘現場記者發現,不少普通崗位都悄悄換上了新名稱,搖身變作管理崗位:售樓小姐是“置業顧問”,“客戶服務”干銷售,而“騎手”則是送外賣,“銷售經理”則是業務員……而隨著稱呼的改變,原本招聘??粕穆毼唬矊⒄衅敢筇岣叩奖究?。對此,專家建議大學生求職時應改變觀念,不能只盯著“體面”職位,而應從是否適合個人的專業發展角度來選擇職位。
來源:每日新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