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這些天,杭州一家志愿者組織操辦了一場針對西部貧困地區的舊衣募捐,僅4天內就收到2500多件衣服,卻因為郵費問題而遲遲無法運出。
每到冬天,不少人習慣把舊衣整理出來,準備獻愛心、送溫暖,如今卻遇到了無處可捐的煩惱。
想捐舊衣服找不到地方
這家名為“滴水公益”的志愿者組織,開展了冬衣募集活動,其截止期是12月7日,然而過了截止日期,還是有不少市民打來電話,詢問是否可以再捐。活動只是在一家幼兒園內開展,4天時間就收到2500多件衣服。
參與活動的志愿者周偉十分感慨:“幸虧沒怎么宣傳,不然,送過來的衣服肯定多得不得了。”
“舊衣服的‘家’在哪里?”在某廣告公司工作的年輕白領趙娜在網上發帖,詢問如何處理舊衣服。“說說是舊衣服,其實都挺新的。留著,占空間;扔了,很可惜;想捐,卻找不到地方。”趙娜告訴記者,她的不少朋友也有相同的煩惱。
趙娜的求助引起很多網友的共鳴,有的熱心網友還向她提供了10多個聯系方式,都是曾經開展過冬衣募集活動的組織。趙娜耐心地一一打電話咨詢,卻發現他們現在都不接收舊衣服了。
運輸成本是最大難題
那些曾開展過冬衣募集活動的組織向趙娜解釋,原因基本上一致:“障礙”太多。而昂貴的運輸費用,是其中最大的難題。
“去年雪災后對口貴州的舊衣捐贈,是我們做的最后一次舊衣募集。”一家名為“第九世界公益俱樂部”的民間愛心組織負責人楊琦回憶,“當時我們共募集了5噸衣服,光整理就花了10多名志愿者近20天的時間,運輸費用經反復交涉,還是花了差不多1萬元。”民間愛心組織的資金本來就很短缺,無奈之中,“第九世界”從此改做其他公益活動。
每個冬天,還有很多貧困群眾迫切希望身上的衣服能厚些、暖和些。安吉義工黃春梅是這次“滴水公益”冬衣募捐的發起人之一,前不久,她曾兩次去貴州貧困地區探訪:“上一次去是在11月,那里的氣溫只有1°C左右,村里孩子們穿著又臟又破的短袖加單衣。事實上,這些孩子一年到頭也就那么幾件破衣服,實在讓人心痛。”
回到浙江,黃春梅立即投身到冬衣募捐的活動中,第一批衣物,靠義工自己籌了2000元郵費后寄出。但“滴水公益”在杭州和富陽募集的1萬件衣物,其8000多元的運輸費,再次成了“擋路石”。
為愛心物資建綠色通道
對民間愛心組織來說,舊衣捐贈的運輸費用是一大難題。對相關政府部門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杭州市民政局對口支援寧夏,剛剛寄出的20萬件8成以上新的棉衣被,單運費就花了15萬多元。
“每年11月左右,民政部門會定向募集捐贈舊衣,以往運費由中央財政承擔,今年開始由地方自行負責。我們也是靠省里的財政支持,才解決了問題。”省民政廳救災救濟處處長黃元龍告訴記者,“慈善需要付出成本,否則愛心就捐不出去。”
事實上,運輸成本只是舊衣捐贈難的一個方面,舊衣整理、消毒、發放等,同樣需要一筆費用。
這些費用該由誰來埋單?省慈善總會義工部負責人魏鈞對此同樣很困惑。他設想,能否號召捐贈者在捐舊衣的同時,把相應的運輸費用也捐上。
杭州團市委計劃籌建一家公益性社會組織服務中心,準備以此為平臺,向企業及社會籌措項目資金,再統一調配給各家公益組織。團市委書記黃海峰希望通過媒體呼吁,各部門為舊衣等愛心物資的運輸建立起一條“綠色通道”,適當減免運輸費用,讓愛心物資捐贈的路能走得更加通暢。
來源:浙江在線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