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記者14日從福州市政府常務會獲悉,福州已正式通過《關于加快福州市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采取“強化工業投資,強化園區建設、強化技術創新、強化集聚整合、強化招商引資”等手段,解決長期困擾福州工業發展的“總量不大、產業不強、布局不優、項目不多、后勁不足”等五大問題,力爭用3至5年使經濟總量迅速提升、產業結構加快升級、產業布局更加優化、發展方式明顯轉變、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大力推動工業投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2010年福州市安排的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由原來的1.5億元增加到3億元,主要用于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及工業用地開發投資、重點新建項目補助及技改項目貼息、培育高成長性企業、鼓勵工業企業節能和發展循環經濟補助,以及安排一定資金扶持中小企業服務平臺建設等。強化榕臺產業深度對接,主動承接臺灣先進裝備制造業轉移,吸引先進國家和地區以及央屬、省屬大型企業、長三角、珠三角大型企業投資高新技術產業、臨港重化工業。
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建立政府推動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機制,鼓勵各類投資者通過投資、聯營、入股等方式參與工業園區總體開發;對利用開發銀行、商業銀行貸款進行成片工業用地開發的,連續3年給予基礎設施建設貼息;允許工業區內配套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收入由同級財政返還給開發公司。對鼓勵類工業項目且符合節約集約用地的,可按國家頒布工業用地最低標準的70%作為招拍掛出讓底價。加快推進南嶼生物醫藥產業園、機械產業園、羅源灣不銹鋼產業園、鋁深加工產業園、長樂東南IC制造基地等專業園區建設。
強化技術創新,大力培育高成長企業。2009年銷售收入達10億元(含)以上,并預計從2010年起至2012年連續3年年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50%及以上的工業制造業企業(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列入福州市高成長性企業培育計劃,給予獎勵。
引導企業集聚,支持總部經濟發展。加快江陰、羅源灣兩翼臨港工業集聚發展。對特色專業園內新建的產業鏈配套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園區主導產業特色的,投產后可連續3年按企業當年上繳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由同級財政給予獎勵。結合福興經濟開發區改造提升,在城區規劃一定面積用于建設工業企業總部大樓,重點吸引大中型民營企業總部、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集團區域性總部,知名企業營銷總部、研發總部、財務總部等總部入駐,形成面向海峽西岸的區域性總部聚集形態,拉動城區經濟增長。
來源:福建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