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我國科學家近期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將有望給惡性腫瘤的治療帶來新方向。
取得這項研究成果的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生理學教授張宏冰及其率領的團隊。
張宏冰告訴記者,一種叫雷帕霉素靶點(mTOR)的蛋白質激酶遭遇多種上游基因突變后,導致其過度活化,從而引起多種腫瘤發生。
雖然醫學界已知腫瘤細胞分化程度越低,惡性程度就越高,治療越難。但一直以來對腫瘤細胞低分化的機理不甚清楚,因此面對惡性腫瘤時感覺“無能為力”。
而張宏冰團隊的研究則找出了雷帕霉素靶點過度活化導致腫瘤細胞低分化的“通道”。他說,過度活化的雷帕霉素靶點是通過上調NOTCH信號通路來抑制分化,從而造成腫瘤細胞低分化,使腫瘤惡性程度變高。雷帕霉素或NOTCH抑制劑則可以恢復雷帕霉素靶點活化細胞的分化能力,也就是說阻斷NOTCH有望治療雷帕霉素靶點過度活化引起的腫瘤惡化。這一發現為臨床誘導腫瘤細胞分化、靶向治療腫瘤提供了新方向。
目前這項研究成果已申請專利,并在國際著名醫學期刊《臨床研究雜志》2010年1月刊上發表。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周婷玉 査云帆)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