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這兩天,綿陽市民在關注著綿陽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同時,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經大忠將獲提拔的消息也不脛而走。15日,《綿陽日報》上刊登了省委干部考察組的干部考察公示,經大忠等2人擬新進市黨政領導班子人選為考察對象。在大家看來,地震中失去6位親人的經大忠,從救災的指揮者,到重建的“操盤手”,經大忠付出了太多太多。獲得提升,那是應該的。
昨日上午,記者電話聯系到綿陽市委組織部干部一科,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經大忠擬任新職,省委干部考察組正在對其進行公示,公示完后,相關部門將按照程序找其談話等。但擬任什么職務,省委組織部屆時將進行公布。
據《綿陽日報》刊登的公示: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和有關政策規定,經民主推薦、綿陽市委常委會研究,確定易林等2名擬新進市黨政領導班子人選為考察對象,現予以公示。經大忠,男,羌族,1964年4月生,四川北川人,1991年6月中央黨校經管專業在職大專畢業,2003年6月省委黨校經濟學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2006年2月任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副書記、縣長,2006年2月任正縣級領導干部。
經大忠其人其事:
抗震救災 數十次路過家門而未入
突如其來的5.12汶川大地震撕裂了北川———這個曾經山青水秀的小城。從災難發生的那一刻起,北川羌族自治縣縣長經大忠始終戰斗在抗災第一線,帶領全縣干部群眾與災難奮力拼搏。地震中,經大忠家中6位親人離他而去,但他沒有“分心”,與救援隊員一起在廢墟中救起5名孩子,指揮抗震救災3天3夜未合眼,數十次路過家門沒有踏進一步……
抗震救災他擔起了一城的信心和萬千生命。在抗震救災中,經大忠想的不是自家的房屋,而是群眾的住所;想的不是自己的親人,而是全縣百姓。他的妹妹和侄兒侄女在災難發生后一直沒有消息,而經大忠也從未問過一句。一直到2008年5月15日傍晚,一名認識經大忠妹妹的群眾才把噩耗告訴他。工作人員勸他去看看。爭取能見上最后一面,經大忠沉默了半天,只說了一句話:“失去的人永遠回不來,我的任務是救活人!”
同事眼中的經大忠:
“他人在哪里,哪里就是辦公室”
從救災的指揮者,到重建的“操盤手”,北川縣縣長經大忠一直在忙。用他同事的話說,“他人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辦公室”。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北川羌族自治縣政府辦公點,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大忠正在綿陽參加綿陽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說到經大忠將獲提升,北川的大部分政府工作人員都已知曉,具體什么職務,他們暫時也不清楚。但他們都表示,獲得提升,那是經縣長應得的。
談到經大忠其人,一位工作人員說,抗震救災經縣長是指揮者,重建時他是“操盤手”。這一年多來,他關心的就是如何將北川建好,如何讓北川人民感到幸福。“他曾無數次走進新縣城,指導重建工作。經縣長忙,這是整個北川老百姓都能看見的。可以這樣說,‘他人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辦公室’。”該工作人員說,“經縣長曾經說,‘我相信北川人民的堅強,因為我們的經驗、信念和底蘊沒有丟!只要北川人還在,北川就一定在’,這句話激勵著北川所有的老百姓。”
經大忠將獲得提升一事,不僅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知曉,北川很多老百姓也在奔走相告。
昨日下午,記者在北川縣政務辦公大廳外遇到了前來辦事的張女士。
當獲知經大忠將被提拔時,張女士說,現在很多老百姓都知道了,大家都在為他祝福,黨和政府就應該提拔這樣的干部。
來源:成都商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