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由中央編譯局專家們精心編選和重新修訂的《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正式出版了。這兩部文集作為中央決定實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的重大成果,對推動我國億萬人民和廣大干部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對我們哲學社會科學戰線的工作者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這里,談一些學習的粗淺體會。
一、哲學社會科學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首先需要認真學習經典原著,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一直保持正確方向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呈現一片繁榮的局面,其基本經驗歸結為一條就是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為什么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因為它是產生于實際又在實際生活中被反復證明了的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是現代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理論,它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論證了資本主義被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取代的歷史必然性,并闡明了無產階級在這一偉大社會變革中承擔的歷史使命。馬克思主義又是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是關于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普遍規律的學說,其豐富的內容涵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歷史、軍事以及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向人們提供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人生觀和認識方法,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切領域都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有力武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一百多年世界歷史進程已經雄辯地證明,唯有馬克思主義才是現時代的真理,它不僅是代表進步人類的革命理想,而且早已通過革命實踐得到實現,對人類社會發展和變革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輝煌成就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取得的,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科學性的最有力的證明。
要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貫徹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要的前提是首先要真正弄懂什么是馬克思主義,要求能夠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有人想走什么“捷徑”,僅僅根據二三手材料的轉述或尋章摘句式地引用片言只語去講馬克思主義,這是最要不得的,不僅不可能幫助人們正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反而會導致片面的認識、甚至完全錯誤的曲解。毛澤東同志早就說過,馬克思列寧主義是科學,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任何一點調皮都是不行的。因此,唯一切實可行的辦法就是老老實實地認真刻苦閱讀和鉆研經典原著,直接向經典作家們求教,弄清楚馬克思主義革命學說的原意和精髓所在。列寧在十月革命后曾不止一次地提倡閱讀經典原著,諄諄教導年輕同志要克服畏難情緒,花些時間至少要讀幾本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著作。我們黨和幾代領導人也歷來倡導學習馬列主義著作,重視翻譯出版經典著作,并把一些重要著作列為干部學習理論的必讀書,對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留給我們的文獻遺產極其豐富,他們的著作全集篇幅浩瀚,對于馬克思主義專業研究者來說,自然是應該盡可能多讀和熟悉他們的所有著作,而對一般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來說,學習的主要目的是能全面準確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科學體系,用來指導自己的專業研究工作。認真學習經典著作是為了能夠分清哪些是必須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結合新的實際加以豐富發展的理論判斷,哪些是必須破除的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須澄清的附加在馬克思主義名下的錯誤觀點。這樣,就使我們能更好地把馬克思主義運用于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明辨是非,拒斥和反駁形形色色的敵人對馬克思主義的一切歪曲和攻擊。《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寧專題文集》收入了經典作家各個時期的最重要的著作和論述,凝聚著馬克思主義的精華,可以說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案頭必備的、適合于現時代需要的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必讀書。
二、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科學,學習經典著作要采取歷史的科學的態度,必須理論聯系實際,不是把理論當作教條而是當作行動的指南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不僅要通過學習弄清楚什么是馬克思主義,而且必須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馬克思主義。恩格斯曾批評某些人用學理主義和教條主義的態度去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以為只要把它背得爛熟,就足以滿足一切需要,對他們來說,理論是教條而不是行動的指南。恩格斯不止一次地堅決反對這種對待馬克思主義的錯誤態度,強調指出“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562頁)。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理論來源于實踐,又為實踐服務并指導實踐,由于實踐是不斷發展的,因此理論本身也必須隨著實踐而發展創新。所以說,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它必須跟著時代的步伐前進,而決不能停滯不前,如果發展停止了,思想僵化,把理論變成僵死的、一成不變的神圣教條,固步自封,滿足于老一套,它就沒有生命力了。這一點,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來說尤其重要。學習馬克思主義決不在于熟練地背誦經典著作中的個別論斷和現成的結論,而在于學會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深刻地領會其精神實質,善于靈活地和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去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夠永葆革命青春,始終保持強大的活力,就是因為它永遠和實踐保持密切聯系,總是能夠適應于新的歷史條件,對出現的新問題作出新的回答而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馬克思主義最富于探索精神,勇于創新,永不滿足于現狀,這正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者最需要學習的品質。馬克思主義不承認有什么絕對的終極真理,它公開申明自己并沒有結束真理,只是為探索真理和認識真理提供了科學的手段,為人們在實踐中日益接近真理開辟道路。正是有了這樣強大的思想武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才能在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對于哲學社會科學來說,十分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提供了科學的研究方法。恩格斯曾經說過,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他還告誡說,“如果不把唯物主義方法當作研究歷史的指南,而把它當作現成的公式,按照它來剪裁各種歷史事實,那它就會轉變為自己的對立物”(《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583頁)。這里所說的方法,就是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根據經典作家們的論述,這種研究方法的要旨有以下幾點:第一,科學研究不應從抽象的原則出發,而應從現實出發,以頑強的事實作為根據;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第二,科學研究要求對每一特殊的歷史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列寧把具體地分析具體的情況,看作馬克思主義的活的靈魂,真理總是具體的,切忌用抽象的概念來代替具體的東西。第三,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不能脫離歷史條件和具體時間、環境去考慮問題。第四,在階級社會里,只要存在著階級斗爭,就應采取階級分析的方法,人們的思想、意識、社會活動無不帶有階級的烙印。第五,歷史和邏輯的辯證的統一,思維的發展歸根到底只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在科學研究中邏輯的方法必須以歷史的實際發展為基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運用這種科學方法取得了輝煌的成功,為我們樹立了典范。但要牢記,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是統一整體,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中學習運用這種科學方法,也就是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