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升是全球知名的家具制造商。
數千員工停產要求廠方加薪
事發知名家具制造商大嶺山臺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共有3條生產線員工停產,他們要求廠方提高工資標準,改善待遇
廠方表示是員工誤會所致,政府若發文會給工人漲工資
中國日報網消息:2月26日上午,全球知名的家具制造商、東南亞最大的家具制造商之一——東莞大嶺山臺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3條生產線上的數千名員工進廠打卡后,又都紛紛離廠。
工人們停產了?!拔覀冎挥幸粋€要求——加薪。我們的工資太低了,底薪還是770元,不是說現在最低工資標準已經漲到900多了嗎?”工人們說。
為應對這一突發事件,當天下午,公司召集組長以上干部共上百人開會,總經理和勞動部門負責人當眾解釋:“最低工資有的企業漲了,但有的企業還沒漲,政府還沒發文?!?/p>
昨天下午,臺升家具董事長秘書邱敏哲告訴記者,員工誤解最低工資標準已經上漲是造成此次停工事件的主要原因。邱敏哲還稱:“一旦政府發文,我們也會考慮加薪。”
目前此事尚未得到妥善解決。
現場:3條生產線工人停工
2月26日中午,記者接到報料趕到工廠時,廠門口散亂坐著的幾十名工人告訴記者:“我們早上進廠打了卡就出來了,我們的要求就是加薪。”
來自四川遂寧的胡小華是工廠生產線C線手砂班的工人,今年45歲,已在該廠工作兩年。她告訴記者,廠里A、B、C三條生產線的工人當天早上都跟她一樣從廠里出來了。
鄒先生是A線一車間的組長,他說,三條生產線停產的員工總數有2000多人,目前整個工廠仍在上班的只有備料車間,“經理把備料車間的大門鎖上了,員工出不來”。
把員工鎖起來,那吃飯怎么辦?員工笑著說:“吃飯的時候再開門啊,反正車間里面有廁所,也不怕尿急?!?/p>
工人:有時還拿不到770元
說起停工的原因,一名中年男工告訴記者:“我們現在的工資就是底薪770元,另外就是加班費,現在不是說最低工資標準要漲了嘛,我們也要求把底薪漲上去。”
工人們告訴記者,以前底薪是690元的時候,工人們的工資構成是:工資=690元+技術津貼(420元左右)+伙食補貼(240元),每個月能拿到手1300元左右。底薪變成770元后,工資構成就成了:工資=770元+加班費。原先的技術津貼和伙食補貼全都沒有了。“加班多的時候我們一個月能拿到1600~1700元,不加班的時候連770元都拿不到”。
“我們工人不管是干了10多年的,還是新進來的,都是一樣的工資標準,每個人都是18歲。”一句話讓大家都笑了。
“這兩天電視里都在說最低工資標準漲到920元,我們也要求漲工資。物價這么高,我們這點錢根本不夠用啊?!惫と苏f。
廠方:召集干部作解釋
2月26日下午,廠方召集車間組長以上干部共上百人開會,總經理和勞動部門負責人在會上向干部們作了解釋:“底薪有的廠漲工資了,有的廠還沒漲。政府還沒發文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政府若發文,我們也會漲工資?!笨偨浝碚f。
對此“承諾”,員工們則害怕被“忽悠”,他們表示:“明天上不上班還要看看再說。”而在會上,員工們提出工廠時常變相地不給員工加班費,勞動部門負責人表示“這樣做不合法”。
公司董事長秘書:
政府發文我們會漲薪
昨天下午,臺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秘書邱敏哲告訴記者,造成此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員工誤以為最低工資標準已經漲了,其實到目前為止,最低工資標準并沒有上漲。
他解釋說,附近有些工廠因為缺工,底薪的確上漲了,加上最近媒體報道最低工資標準準備上漲,員工以為是政府已經發文確定最低工資標準上漲了,所以才會以停工的方式來要求廠方加薪。
“目前政府還沒發文,一旦政府發文,我們也會考慮上漲員工的底薪的?!彼f。
記者調查
員工“誤解”并非空穴來風
記者昨天在采訪中發現,員工關于漲薪的“誤解”也并非空穴來風。2月25日,東莞本地一媒體報道《東莞最低工資標準擬調至千元》,報道稱東莞的最低工資標準將從770元上調至1000元左右。
然而就在臺升家具廠數千員工停產要求加薪的2月26日,東莞市人力資源局向媒體發布通稿稱:東莞某媒體報道表述內容有誤,最低工資標準的制定和公布權限在省政府。省政府目前還未公布最低工資的新標準,因此不存在上調的情況,東莞目前的最低工資標準仍是770元。
說法
律師:員工是為自己謀利益
面對員工要求加薪的行為,廣東銘致律師事務所主任喬森律師認為這值得肯定,工人們是在為自己的辛苦勞動爭取更多的利益,是理所應當的行為。
“眾所周知,目前工人的工資待遇是較低的;辛苦一年,工人們攢不下1萬元錢;工人們沒有錢,他們的孩子就沒法上學,他們家里就沒法消費,最終影響的還是整個經濟?!眴躺f,“因此,給員工合理加薪,是一個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應當給的福利?!?/p>
企業:
擔心員工都要求加薪
石碣鎮一服裝廠的老板郭先生就告訴記者,這兩天已經有不少員工找到他提出加薪的要求,他說:“我不敢答應,我一答應所有的員工都會跟我講要加薪,那怎么收場?我根本沒法管理了?!?/p>
郭先生還稱,現在很多企業缺工,企業也害怕工人都走了。“我也只有想辦法適當改善一下員工福利。大多數員工還是比較知足的,善待他們,他們也會善待我。”
來源:廣州日報(記者 汪萬里)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