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讓父母生活得更好”為奮斗動力的人,
家庭經(jīng)濟“中等”、“中下”、“下”的比例,明顯高于“上”和“中上”
中國日報網(wǎng)消息:近日,在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決賽中,唯一進入決賽的中國選手周洋打破奧運會紀錄并奪得冠軍。賽后有記者問“奧運會冠軍對你意味著什么”,周洋回答:“獲得這枚金牌以后,可能會改變很多,以后會更有信心,也會讓我爸媽生活得更好。”這句話感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wǎng),對2856人進行的調(diào)查顯示,84.2%的人關注周洋奪金的新聞。參與本次調(diào)查的人,45.7%的人老家在城市,54.3%的人老家在農(nóng)村。家庭經(jīng)濟條件,1.9%的人自認處于“上等”,12.0%的人確認屬于“中上”,49.2%的人選擇“中等”,30.9%的人選擇“中下”,6.0%的人選擇“下”。
比對周洋奪金關注度還高的是,89.5%的人認同周洋“讓爸媽生活得更好”的獲獎感言。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經(jīng)濟中等、中下、下的人選擇比例依次為91.0%、92.4%、88.9%,明顯高于上(85.3%)和中上(76.4%)。
公眾怎么看周洋的“讓爸媽生活得更好”
提起冬奧會,原本不是體育迷的劉榮也兩眼放光。“中國隊的表現(xiàn)讓我心情澎湃,尤其是周洋奇跡般地拿下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軍那場,太棒了!”更讓她感動的是,周洋的心聲也是她的心聲——“讓爸媽生活得更好”。劉榮覺得,以前很多運動員、明星得獎之后,總是按照套路說一大堆感謝的話,面面俱到,聽著像公關,有點兒假。周洋自自然然的一句話,卻引發(fā)劉榮發(fā)自內(nèi)心的共鳴。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對周洋的獲獎感言,79.9%的人認為“發(fā)自肺腑,真實感人”;73.4%的人表示周洋“對父母的孝順和責任感,值得學習”;45.4%的人同意“愛家才能愛國”。同時,也有43.1%人認為這背后也反映出運動員的保障體系不健全;28.9%的人認為“背負著父母的壓力,這種心理負擔有點兒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