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說明圖
中國日報網消息:3月1日7時29分左右,神華集團駱駝山在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至今承建企業已有1名工人死亡,7名工人受傷,另有31人被困井下,生死不明。
水量大、巷道深、地質條件復雜……駱駝山在建煤礦透水事故搶險救援工作面臨著不少困難。為了盡可能地為受困人員爭取生還時間,眾多搶險人員、設備正晝夜工作著。
險情突至水聲如雷 據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孫建嶺介紹,事故發生時,井下共有77人。經過緊急組織撤離和急救,共有46人升井,其中1人經搶救無效死亡,7名傷員經過治療現已無生命危險。
“想想就害怕!”在烏海市人民醫院,受傷工人楊學林憶起當日的情景,依然心有余悸。
楊學林是承建企業之一陜西煤炭建設公司的掘進工。事發當日,他與其他15名工友下班后準備出井,在井下停車場內發現積水已沒過靴子。隨后,未容他們多思量,不到1分鐘的時間水已漲至1米多深。 情況異常!楊學林等人決定迅速回撤到作業面,并用井下電話向煤礦調度室匯報了情況。
“如果離開調度室的值班人員指路,逃生非常難。”受傷工人馬成明說,在調度室的引導下,他們趕緊順著回風巷道跑往豎井。然而,馬成明一行16人抵達豎井底部后,發現無可供攀爬之物。令人絕望的是,20分鐘左右,水就瀉閘似的噴涌上來,很快便淹沒了工人們的腿、腰。 “當時一個浪打過來,8個工友就沒了蹤影。”多次遭受浪擊的楊學林說,大伙急中生智,牢牢地抱住周圍的木板等物品,隨水漂浮了起來,但依然有一位工友因嗆水過多,升井后已停止呼吸。
河南鄭建礦山工程建設有限公司的工人姬長有說,事發時他正與工友們一起下井換班,不料中途聽說巷道出現了涌水現象。 “當時水聲很大,裹挾著木頭等物品,發出雷一樣的響聲。事故發生后僅1個小時,失事巷道已是大水漫漫,可見涌水量之快。” 姬長有說。
抽水搶險工作推進 記者了解到,駱駝山在建煤礦于2006年啟動建設,設計年產能150萬噸。事故發生時,受困人員主要分布在兩個作業面上,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分別為202米、287米,事發時分別有12人和19人作業。
據神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副總工程師吳青峰介紹,失事礦井的涌水量在10萬立方米左右,出水點與地面的垂直距離約為420米。結合搶險工作的實際需要,事故現場搶險指揮部將鉆孔、抽水、封堵涌水點定為了三大重點搶險救援措施。
然而,由于井下出水量大,巷道較深,高效率水泵和鉆機等大型設備缺乏,加上大功率水泵布設難度大等因素,事故現場的搶險受到了很大制約。
記者在駱駝山在建煤礦透水事故搶險現場看到,搶險和救援車輛、人員往來穿梭,緊張地搬運物資,安裝著水泵、水管等。在煤礦的進風井口附近,兩排救護車、消防車以及幾十名醫護、消防人員正在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