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重慶市即將在部分場所全面禁煙的消息,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記者對部分場所和市民走訪,發現對于禁煙的效果,許多市民卻并不樂觀: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其中煙酒是重要的人情手段,要禁止估計難度不小。
煙民說:
抽煙也是交往需要
昨日(8日)看了重慶晚報報道后,讀者王開中說,自己就是一個有著2年煙齡的煙民,在沙區馬家巖經營油漆門市。“以前,我并不喜歡抽煙,但由于每天要接觸很多客戶,大部分都要抽煙,交往中客戶會遞煙給我,為拉近彼此的距離,我不得不學習抽煙,并開始主動敬煙給別人,以顯示彼此的熟絡和信任。然后,生意就在你來我往中完成。”
較場口第三街角餐廳經理李良勤對此也表示認同,“大部分抽煙者并非喜歡抽煙,而是形勢所迫,因為人際關系交往需要。”在第三街角餐廳,沒有設禁煙標志和吸煙區,“吃飯的客人超過一半都要抽煙,若制止,估計餐廳很快就得關門。”李經理說,如果傳統的以煙酒為紐帶的人際交往手段不能改變,要對餐廳、酒樓、娛樂場所等特殊公共場所禁煙,效果很難說。
酒樓說:
禁煙除非有替代品
冠生園大酒樓值班生小趙說,要在酒樓禁煙,除非發明一種煙酒的替代品,或立法強制執行。該酒樓每到周末都排滿各種喜宴,“每次喜宴,結婚的新人都要站在電梯口迎候客人,并給客人點喜煙。如果禁煙,這個儀式用什么取代?”
昨日,記者在解放碑商圈走了一圈,發現在大型超市、商場、書店、電影院等公眾場所,禁煙效果較好。但在網吧、賓館、酒樓、餐廳,卻處處烏煙瘴氣。
市健康教育所控煙辦就表示,之所以先在醫院、公共交通等四個場所試點推行禁煙,就是考慮到改變煙酒交際文化是長期過程,需要市民逐漸適應,待環保意識覺醒后,再將禁煙范圍擴大。記者 范永松
調查 公共場所遍地吞云吐霧
本月起,我市將重點落實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煙。昨日,記者對幾類公共場所的禁煙現狀進行了走訪。
網吧 每張桌上有煙灰缸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江北區觀音橋建新北路“樂事網吧”,里面上百臺電腦前坐滿了人,每張桌子都有一個煙灰缸。記者看到,不少網民手里燃著香煙。粗略一數,有20余人同時在吞云吐霧。記者隨后來到建北四支路的“火豪網吧”,看到的也是同樣的情形。
走訪中,多家網吧負責人均表示,市內網吧目前都沒有禁煙,設立吸煙區的網吧也少之又少。
“來上網的很多都要抽煙,要是不準抽煙,不是自斷生意嗎?”他們表示,目前重慶沒有禁煙的法規,網吧就算想禁煙也無法可依。只要有關部門出臺相應規定,他們將盡快將吸煙區和禁煙區分開。
出租車 抽不抽煙乘客做主
劉偉是互邦出租公司的一名的哥,對于禁煙他非常支持。昨日下午,記者坐上他的車。他告訴記者,他有十余年煙齡,但跑業務時從來不抽煙。通常他會在業務間隙,把車停在路邊過過煙癮。他說,重慶的的哥現已基本養成了不在車上抽煙的習慣。“但乘客抽不抽煙,那就是他們說了算。”劉偉說,他對那些在車上吸煙的乘客較反感,但不好制止,畢竟“顧客是上帝”。
公交車 一人吸煙全車冒火
昨日下午,記者乘坐112路公交車,一路上沒有乘客吸煙。駕駛員說,近年來在公交車上吸煙的乘客非常少,大部分市民都很自覺。
記者隨后在南坪坐上317路公交車。不久,一叼著香煙的中年男子上車,售票員立即勸他滅掉,他雖答應但仍叼著煙往車廂里走。這時車上乘客也出言制止,他才把煙丟出窗外。售票員說,“一人抽煙全車人都要冒火,一般都能制止。”
來源:重慶晚報(記者 談露潔)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