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天府大地春潮涌,和諧之花并蒂開。2010年,在忙忙碌碌的“和諧鐵路、平安春運”主戰場——成都鐵路局干部職工注重細節服務,拼搏奉獻,讓旅客走得了,更讓旅客走得好……
運力滿足旅客,出行有保障
今年春運40天,成都鐵路局預計發送旅客1650萬人,較2009年春運增加106萬人,同比增加6.8%。截止3月7日,該局累計發送旅客1511.10萬人,同比增運94.68萬人,增幅6.7%。
旅客方便快捷的出行,需要鐵路科學合理的運力支撐。為此,成都鐵路局春運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研討會,明確了“以客為主,客貨雙贏;統籌安排,確保重點;車輛挖潛,停短保長;有流開車,無流停運”的春運戰略方針。
在圖定客車開行上,直通客車節前實際開行103對,同比增加16對,節后實際開行102對,同比增加15對;管內客車節前實際開行46.5對,同比增加14.5對,節后實際開行41對,同比增加11.5對。臨客列車開行上,該局仍采用基本、預備和應急三套梯次方案,根據客流變化靈活運用,分別應對正常客流、高峰客流和突發客流,安排直通臨客運行線50對,管內臨客節前29.5對、節后35對。
為滿足成渝達“金三角”周末客流需求,“和諧號”動車組首次在成都局投入春運。時速達200公里/小時的“和諧號”動車組在成渝兩地間“一站直達”運行,日開行9對列車,每日可增加票額1200多張,形成了日均2萬余人次的優質運能。在成都至達州間開行3對時速達160公里/小時的“藍箭號”列車,極大地滿足了春運期間成渝達三地旅客的出行需求,同時又創造了旅客乘坐動車組出行旅游的新需求。駐川、渝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盛贊“和諧號”拉近了成渝城鄉統籌改革試驗區的距離,高鐵時代開創了西南鐵路春運的新格局。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合理的運能安排需要科學的調度指揮。在該局調度所大廳里,一張巨大的春運新舊交替運行組織細化圖擺放在桌面上,臨客辦理站明細、動車組開行始發終到及辦理站時刻、局管內時速200公里運行區段等信息在圖上可一覽無遺。
平安和諧,同樣也離不開科學的應急方案。今年春運,成都鐵路局還首次啟動客票銷售預警系統,當一趟客車剩余票源不足200張時,系統將發出紅色警示。如果同一趟列車多次發生警示,該局及時增加運能,增開臨時客車。節后,從四川達州、重慶萬州等地前往廣州方向的客流明顯增加,其中主要以務工流為主,該局及時調整增加了達州—廣州西的L607次臨客,保障了務工人員的順利出行。
購票惠及旅客,省心又省力
每年春運,旅客出門最難的是買一張車票。方寸小車票,卻盛滿了鐵路人的真情和厚意。
今年春運中,成都鐵路局以抓好便民利民服務、提升鐵路整體形象為工作重點,最大限度方便旅客購票,努力實現“購票不排長隊”的服務目標。
為讓旅客能夠順利買到車票,該局春運期間共開設售票窗口1533個,同比增加141個。其中,車站售票窗口1044個,同比增加54個;代售點窗口489個,同比增加87個。同時,在農民工出行較為集中的客運站出站口開設農民工團體票訂票點。在增加售票窗口的基礎上,該局還授予代售點與車站售票窗口同等售票權限,一窗有票,窗窗有票,做到“讓窗口等旅客,不讓旅客等窗口”。
“今天特別順利,我在窗口排了3分鐘的隊就買到了車票。”2月6日,在貴陽站臨時候車室候車的達州旅客王志菲開心地表示,今年鐵路春運出現了新變化和新氣象。
一切為了旅客,這絕不僅僅只是口號。2月14日起,成都、成都南站等成都鐵路局管內的11個車站試行火車票實名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購票,“票、證、人”三者相符才能進站上車。火車票實名制的試行,對該局售票組織、旅客乘降組織等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為此,該局開通96006電話訂票系統,推行電話訂票預售期優先舉措,增加電話訂票門數,同時接受6000名旅客訂票,全局25個客流較大車站24小時不間斷售票取票,按地區、分時段錯峰預訂,錯峰放票。同時,為最大限度方便旅客取票和應對節后客流高峰,該局在管內主要客運站增加取票專用窗口,從2月8日起實行旅客憑身份證原件“刷卡”直接取票。
節后春運看成渝,成都鐵路局歷來是節后春運的重中之重。該局針對今年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出現“民工荒”現象,于節前組織人員到農民工出行較為集中的綿陽、德陽、金堂、達州、萬州等縣(區)、鄉鎮,開展客源市場調查,吃透情況,摸清特征,制定出詳細、精確的節后春運應急預案。
成都站根據節前農民工大規模返鄉的特點,在出站口設置返程票登記點,方便農民工訂外出務工返程車票。貴陽站使用流動售票車開往農民工輸出量大,又未設代售點的貞豐、惠水等縣送票下鄉。重慶站發揮新華網重慶頻道、重慶晚報網站剩余票額查詢系統作用,聯合重慶交通電臺、重慶電視臺對票額實行2小時滾動刷新,及時發布剩余票額信息。節后,該局還在華東、廣州等務工熱門方向增開“民工專列”,每日增開前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務工熱門方向列車26對,有效保障了外出務工人員的便捷出行。
“媽,你放心,我已訂好了回去的車票。”2月12日,剛剛下火車的四川中江縣外出務工人員肖武走出成都車站,在返程票登記點成功訂到2月19日返回廣州的車票,興高采烈地與家里人通話。肖武表示,年年春運出外打工都是坐火車,只有今年鐵路的訂票方式才合適,讓出外務工的他們方便多了。
服務面向旅客,真情又溫馨
讓旅客走得了,更要讓旅客走得好。良好服務,這既是成鐵人一貫堅持的服務理念,也是成鐵人“以人為本”理念牢固樹立的真實體現。
1月30日,春運第一天。在成都車站廣場正中,橫臥著嶄新的古典式長形涼亭。這里是鐵路和地方政府共同建立的成都站春運服務窗口,各個精致的閣亭門前分別掛著“免費電話”、“交通咨詢”、“免費開水”、“值班站長咨詢服務”等字樣的紅色“招牌”。“打電話真的不要錢?”滿手老繭的中年漢子提著大包小包行李,疑惑地反復詢問著,在鐵路工作人員的熱情解釋下才小心翼翼地提起話筒,電話接通后激動地喊起來:“媽!我明天就到家了!您放心,別擔心我了!”樸實的話語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廣元車站地處成都局“北大門”,站區風力大,冬天顯得格外寒冷。針對這種情況,車站把候車室靠廣場一側的檔板提升到與頂棚緊密相接,僅留下靠樓群一側的通氣口,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開辟重點旅客候車室,設立候車專區、專座,盡可能地為老年旅客、生病人員、以及隨父母同行的小孩創造一個溫暖的候車環境。
2月10日16時36分,184名山東省對口支援北川災后重建工程援建人員進入綿陽車站3站臺4道,登上1314次旅客列車,順利踏上了回山東荷澤的旅程。四川“5.12”特大地震后,來自全國19個省(市、區)對口援建地震災區重建的援建人員達到20萬。春節臨近,援建人員中大部分通過鐵路返鄉與家人團聚。成都鐵路局為援建災區人員開通“綠色通道”,把為援建人員提供優質服務作為災區鐵路感恩援建功臣的實際行動。在春運前夕安排專人與綿陽、北川、安縣等地方政府的相關部門及援建辦聯系,對援建人員返鄉人數進行詳細摸底,全面掌握援建人員返鄉的時間、地點和車次。并特事特辦,采取辦理團體票的形式,盡最大努力滿足援建人員的訂票需求。同時,認真細化汽車站接車、車站候車、進站、上車等環節卡控,確保援建人員能夠順利買到票,能夠平安出行,高興回家。
山東省荷澤市援建辦綜合組副組長王亞東說:“山東人把回家過年看得很重,鐵路服務人員為我們送票、送水、送藥,就像親人般的關心,讓我們覺得很舒心。”
重點服務不漏項。成都鐵路局針對春運中老弱病殘孕旅客的不同情況,采取形式多樣的服務舉措,在細節服務上下功夫,將簡單的“旅途服務”向深層次的“人文服務”轉變。
貴陽客運段針對旅客旅途中易患“長途乘車綜合癥”,尤其是農民工旅客容易出現身心不適的癥狀,重點開展“心理疏導服務”,幫助旅客緩解緊張情緒,消除旅客壓抑心理;同時,開展“寶貝港灣”活動,在餐車設置母嬰專座,提供稀飯、蒸雞蛋等嬰幼兒食品,免費為旅客提供加熱牛奶、熱飯菜等服務。成都站在臨時候車室內設置熱水設備,保證為旅客24小時提供開水,并在中間站臺和臨時候車廳設置移動公廁,配齊洗手池,竭盡所能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條件。成都、重慶客運段推出5元便民套餐,并在大年三十為旅客送上湯圓,遞上濃濃的春節祝福。達州站在春運期間為旅客準備3000件一次性雨衣,配備10輛輪椅和17副拐杖,為重點旅客提供助醫送藥、臨時解困等服務……
許多旅客切身感受到了今年鐵路春運的新變化。2月6日,從溫州打工經貴陽返蓉的李先明隨身攜帶了很多行李,剛下車就得到了青年志愿者的重點服務。細心的他還發現,過去進站口的臺階如今已經變成了小斜坡。他感觸地說道:“細節之處透露著鐵路對我們的重視和尊重。”
用辛換心。成鐵人恪盡職守,奉獻愛心,舍小家顧大家,點滴細節關懷蘊含無限溫馨,盡顯服務無窮魅力,撫平了旅客臉上的焦慮,點亮了寒冬里的出行之路。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黃志凌 成都鐵路局
秦濤) 編輯: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