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在今年的春運中,有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鐵路人,他們扎根春運,以站為家,不思回報,把對親人的愛無私地奉獻給廣大的旅客,現年47歲的重慶火車站客運車間主任安于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1981年參加工作至今,他從基層一路走來,干過8個不同的工作崗位,豐富的工作經歷使他能自如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但是,春運以來,幾件揪心的事交織在一起,攪動著安于民的心,工作與親情,旅客與家人孰輕孰重?平靜的外表下,他在內心深處做著痛苦的抉擇。
至親去世,他沒有回家
2月6日一大早,正在春運一線布置工作的安于民突然接到妻子的電話,“老安,二姨媽快不行了,一直在叫著你的名字,快回來看看吧!”電話那頭,妻子哽咽著對安于民說道。這一消息如晴天霹靂,猛砸在安于民心頭上,淚水頓時從眼眶里涌了出來,對著電話說不出話來。
二姨媽是他岳母的親姐姐,多年獨身無親人,一直寄居在他家共同生活,平時家里大小事情均靠二姨媽協助料理。小孩從出生起就由她一手帶大,才使得他們兩口子得以安心工作。夫妻二人與二姨媽之間感情極深,將她視如親生母親一般。
春運前,二姨媽病倒,安于民忙于工作,很少回家照顧老人家。春運開始后,二姨媽的病情再度加重,安于民在牽掛中把照顧的責任交給了妻子和家人,毅然扎在單位組織春運工作,復雜的心情從未向任何人坦露。
目前正值春運的關鍵時期,千頭萬緒的工作讓他不得片刻空閑,當他到每個崗位巡查一遍后,時間已過去1個小時有余。“回去吧,送姨媽最后一程……”一個聲音在耳邊回響。正在猶豫之間,手機再次響起:“老安,老人已經去了,你在哪里?”望著簇擁在車站廣場急切盼望回家與親人團聚的客流人群,已連續10余天沒回家的安于民默然了。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忙來忙去,把對親人的愧疚深深地藏在了心底。
老父病倒,老母走失,他照常值班
2月10日,安于民年邁的父親突發腦溢血病倒,醫院通知家屬簽字進行手術,妻子心急如焚,打來電話:“老安,父親突發腦溢血,正在醫院搶救,你趕快過來啊……”當時,安于民正在驗證口查看旅客情況和作業流程。接到電話,他身體一斜,靠在驗證桌上,半天說不出話來。
“喂喂喂……老安,你聽得見嗎?”安于民用顫抖的手握著電話,走到一個安靜的角落,對妻子說:“你去簽字吧,有什么情況隨時通知我,我這里現在旅客太多了,過了這個高峰,我馬上過來。”半個小時過去了,家里人見他還沒有趕到,又是氣又是急,將電話直接打到了車站辦公室,車間黨支部書記趙紅得知后,硬是將他“攆”出了車站。
臨別時,趙紅對他說,“老安,你趕快回去,這里有什么事我頂著!”安于民回頭望了望滿是旅客的站前廣場,快步來到的士站,乘車離去。
來到病床前,他對受病患折磨但神志尚且清醒的父親說:“爸爸,您知道每年車站春運的任務都很重,今年試點實名制,擔子更重,我是黨員干部,春運期間必須堅守崗位在現場值班,恐怕很少有時間在家陪你,照料的事我已經作了安排,您在這里安心養病,等忙過這一陣子,我有空一定來看您。”眼見父親面露理解的表情,他幾乎控制不住自己即將流出的淚水,又怕父親看見難過,說完話就轉身出了門,含淚匆匆趕回了車站。
真是禍不單行,從老家來照顧父親的母親,又不慎在除夕之夜走失。得知這一消息后,安于民心急如焚,如坐針氈,幾乎達到了崩潰的邊緣。后來,車站得知情況,派專人找到了他的母親,并幫助護理他的父親。在由衷地感激之余,安于民義無反顧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在了春運工作之中。
扎根春運,“冷落”家庭
今年的鐵路春運工作任務重,要求嚴,壓力大,社會各界期望高,車站在增添了部分提高服務質量的項目外,又將首次試行實名制,組織工作的難度及復雜性較往年大為增加。
對于身為車站客運主任的安于民知道,春運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也是需要他更多操心的頭等大事。如何實現“滿足重點、確保安全、平穩有序”的春運目標,是他時刻思考的重點問題。千頭萬緒的具體工作要他每天協同管理干部一同去研究布置、協調商議、督促落實、改進修正,重點事項還要直接參與。
今年1月鐵路局春運工作會議后,他就長時間蹲守在單位,事無巨細親自過問,按照車站春運工作安排,逐項落實應急預案、人員調整等工作,把春運前期工作抓得扎扎實實,整體工作做到了成竹在胸。春運開始后,他把工作重心轉到了現場,隨時關注著候車廳、站前廣場、站臺、進出站口客流變化狀況,及時了解信息,把握住輕重緩急,適時調整工作計劃;他不分班前班后,時時強調安全生產,重申規章紀律,加強日常管理;他沒日沒夜,堅守在崗位上,一心只有春運事,幾乎忘卻了家里的揪心事。
這一切都被干部職工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的表率作用成了鼓舞職工的催化劑,教育和激勵了廣大職工參與春運的積極性。在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節前春運工作順利結束,各項指標達到了計劃要求。望著歸心似箭的旅客平安地到達或前往目的地,看到車站內外忙而不亂、井然有序的工作場景,安于民感到了些許欣慰,把旅客的滿意當做了最好的自我安慰。
最親近的人病重,卻不能在床前悉心照料以盡孝道;最摯愛的人去世,也沒能回家見上最后一面以表深情,這是安于民心中永遠的痛,對自己的自責難以表述。但他對所從事的職業盡到了責任,對廣大旅客傾注了比他的親人更多的熱忱和關愛。
至親無忌,大愛無形。安于民是重親情、講孝道、盡職責的人,他對親情與工作同樣看重,他在牽掛親人的同時,也牽掛著千千萬萬急待回家的旅客,只是在孰輕孰重上,他作了崇高的抉擇,把對親人的情感放在了心底,把對旅客的關愛掛在了心上并且付諸行動。他也與常人一樣有許多操心的事,但操心于公事甚于操心家事,這就是職責的使然,是一個人思想素質及道德情操的現實展示和生動演繹。他相信,二姨媽的在天之靈和病榻上的父親一定會理解和原諒他的行為。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黃志凌 成都鐵路局 戴敘) 編輯: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