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波瀾壯闊戰春運,黨旗獵獵蕩春潮。今年春運以來,成都鐵路局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廣泛開展春運“零事故、零兩違、零投訴”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在春運主戰場奮力拼搏展作為,高揚起了鮮紅的黨旗,演繹著一個又一個感人故事,唱響了一曲“和諧成鐵、平安春運”的贊歌。
臨客列車黨員:“春運我奉獻,保證完成組織任務!”
2月21日11時57分,L607/8次列車安全抵達重慶北站。列車一停穩,數名胸前佩戴黨徽的列車員迅速打開車門,擦凈扶手,微笑著站在車門邊等候旅客下車。
該次臨客是由成都東車輛段職工擔當值乘,乘務組人員平均年齡40歲,年紀最大的臨近退休,其中黨員就有10名。組建這個乘務組臨時黨支部時,黨員們舉手宣誓,承諾實現“零事故、零兩違、零投訴”的“三零”目標,并佩戴黨徽上崗,亮出黨員身份,接受旅客監督。
2月17日,該乘務隊擔當從重慶開往廣州北的L607/8次列車值乘任務。臨客黨支部黨員認真落實包保制度,帶領乘務組職工克服嚴重超員帶來的困難,一面引導旅客向人相對較少的車廂疏散分流,一面加強車內巡查,盡力幫助旅客解決急難問題。
9號車廂列車員、黨員黃榮昌,考慮到車廂擁擠,他堅持定時給旅客送開水,在9號車廂水用完后,他甚至連跑幾節車廂找水。旅客們看到他胸前佩戴的黨徽,眼里流露出幾許贊賞目光。輕傷不下火線。乘務組長、黨員周衛50歲出頭,由于身體生病,渾身沒勁,但他自始至終沒有離開過崗位。列車到站時,他扶老攜幼,認真組織旅客上下車。換班后,他放棄休息,與當班列車員一起做好旅客乘降組織,提醒列車員認真核驗車票,在達州站及時防止了4名旅客上錯車的發生。
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是無窮的。1號車和17號車分別在列車兩端,離餐車最遠,因列車超員嚴重,餐車有時推到一半就賣完,有時堵在過道上無法向前移動。在最前、最后兩節車廂里,有的小孩餓得哭,有些旅客開始抱怨,部分旅客情緒不穩。看到這種情況,列車員吳永德、陳飛在自己還未吃飯的情況下,把自己帶的食品分給帶小孩的旅客,并耐心向旅客解釋,爭取旅客的諒解。隨后,立即向列車長反映旅客吃飯困難的問題,通過列車長和餐車積極協調,及時將盒飯送到了1號車和17號車的旅客手中,解決了旅客用餐難的問題。
黔江站孔金鳳:“春運需要我,最對不起的是兒子!”
2月28日13時15分,L661次停靠黔江車站一站臺,旅客們或拖行李、或抱小孩來到車廂門口。“請大家不要著急,為了您們的安全,請依次排隊上車!”車站客運主任孔金鳳像往常一樣手持小喇叭、對講機出現在站臺上。這樣的話,她每天都要重復很多遍。
“黔江車站開通到現在已有4年多,因為春運,我每年過年都在車站。我最對不起的就是我的兒子,一直沒有時間陪他過春節。”說著這番話時,孔金鳳眼角有些濕潤。孔金鳳家住重慶市北碚區,老公盧琳是該段長壽車站客運主任,春運以來一直堅守在車站,今年10歲的兒子在北碚區西師附小上四年級。因此,她和她老公、兒子長期三地分居,兒子只好托給年邁的父母照看。
自春運開始,孔金鳳白天一會到售票房監控、一會到候車室巡視、一會到站臺組織乘降,總是很繁忙。“媽媽,幾年了,您都沒有回家陪我過年,為什么您上班那么遠?為什么別人的父母都能陪孩子過年?為什么……”2月13日21時許,在家看“春晚”的兒子“質問”還在車站堅守崗位的孔金鳳。“有時白天想起給兒子打個電話又因處理一些臨時事情被‘擱淺’,下班后,累得精疲力竭,即便是打個電話回家,孩子也早已入睡……”談到兒子,孔金鳳有太多的話想說。
“我們車站每天有列車‘三交會’3次,‘兩交會’12次,加之客運班組年輕職工較多,經驗相對欠缺,所以對組織旅客安全乘降就提出了較高要求……”孔金鳳時刻將旅客安全放在首位。每天早上7時,孔金鳳便起床到售票房了解售票情況,安排好當天的工作。8時,她主持召開客運交班會,總結前一天的工作,查找存在的不足,改進工作方法,同時根據車票發售情況,結合重點車次,對當日候車組織、旅客乘降組織等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安排、布置。從9點鐘開始接車,一直持續到每天晚11點過她才能休息。同時,孔金鳳還將自己的手機向社會公開,24小時開機,方便旅客對車系、車票信息、服務質量等方面的電話咨詢或投訴,把客運服務工作做到了旅客的心窩里。
廣元車站曹臏:“春運人手緊,我忍忍還能再堅持!”
2月19日,地處成都鐵路局“北大門”的廣元站迎來了節后客運的高峰。
客運車間黨員曹臏和班組的其他同志一起,對旅客進候車室直到登乘列車進行全程引導。他不停地在候車室、站臺、地道、天橋之間來回奔走,組織預檢、整隊、帶隊、接車、上人、送車。由于旅客人數眾多,曹臏和其他同志幾乎趟趟出川列車都要進入車廂進行疏導,以便車下旅客能夠順利快速地登乘列車。旅客全部送上車后,他貼身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往往還未來得及休息擦把汗、喝口熱水,下一趟旅客列車又要準備進站了。超負荷、高強度的“連軸轉”客運作業,讓曹臏的體力嚴重透支,渾身上下又酸又疼。
21時30分左右,曹臏與同事把K292次列車旅客整隊進站上車后,感到咽喉又干又疼,趁作業間隙跑步回到間休室,準備喝口開水潤潤嗓子。剛剛彎腰端起水杯,“咔”腰部一聲脆響,腰椎部位產生的一陣劇痛讓他直不起身來,趕忙把住桌椅斜靠在長凳上。見狀,班里的同事急忙從小藥箱里翻出云南白藥噴霧劑,給曹臏進行緊急處理。稍微休息片刻,感覺疼痛減輕了一點,曹臏又立刻投入到旅客乘降組織工作中。
強烈的劇痛讓曹臏額頭滲出了豆大般的汗珠,同事們紛紛勸曹臏暫時休息下,免得腰椎痛,落下后遺癥。“沒事,春運一個崗位一個坑,人手緊,我忍忍還能再堅持!”曹臏固執地在工作崗位上一直堅持到了第二天早上8點下班。
“一人在崗,萬家團圓”。為了方便旅客的出行,在成都鐵路局繁忙的春運一線,每天像周衛、孔金鳳、曹臏這樣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特別能戰斗的共產黨員不勝枚舉。2010年春運,飽含著成鐵人的深情與真誠,讓廣大旅客于細微之處體味到了“家”的溫馨,感受到了西南鐵路“平安、和諧”的新風。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記者王巍 成都鐵路局秦濤 鄭春良 王家兵 廖永貴)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