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0年,紅星美凱龍實現了55倍的增長。”紅星美凱龍在其官網上自述。
但業內一直存在質疑:紅星美凱龍的盈利模式是以收取租金為主,2007年尚在感嘆“現金流不好,拿不到多少錢。”同時,紅星美凱龍除2007年引入華平基金的資金外,未見在資本層面有何動作,迄今仍未上市。如果這樣的業績屬實,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動紅星美凱龍實現驚人增長?
《經濟參考報》記者經過多方調查和大量的資料搜集,并采訪了部分家居業內人士和財務、投行的專業人士,發現在紅星美凱龍的高速擴張背后,其財務狀況籠罩著重重疑云。
2009年年末以來,圍繞在紅星美凱龍周圍的質疑一直沒有停止過。逆勢上漲的租金引發了局部的群體性抗議,緊隨其后的“加盟費門”受到行業商會的聯合抵制,引發了業界和輿論對其財務狀況與資本結構的種種質疑。然而,紅星美凱龍在年初繼續拋出大手筆,1月15日,紅星在昆明以5.3億元競得總面積89.75畝的兩塊土地。
業內質疑:紅星美凱龍盈利模式是以收取租金為主,2007年尚在感嘆“現金流不好,拿不到多少錢。”如果這樣的業績屬實,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動紅星美凱龍實現驚人增長?對于這些質疑,紅星美凱龍一直未能直面回應。《經濟參考報》記者1月4日在上海紅星美凱龍總部提出約訪,至今也沒有得到其高層的正面回復。
歷史累積利潤有限,歷史投資巨大
紅星美凱龍是非上市公司,從公開渠道無法查閱其財務報告。記者根據其官網及高層公開言論中透露的數據,采訪了部分家居業內人士和專業的財務、投行人士,通過他們的分析,大致梳理出紅星美凱龍近年來的業績軌跡。
國內家居業大賣場的經營模式,基本上是經銷商或制造商租賃攤位、繳付租金的模式。租金的標準,以攤位占據的賣場面積為準,即攤位面積乘以每平米單價。紅星美凱龍的賣場也是如此“加盟費門”也印證了紅星美凱龍的盈利模式是以租金收入為主體。
賣場又分自建賣場和加盟合作型賣場,紅星在后者上主要獲取的是加盟費和管理費,其數額與自建賣場的租金收入不可同日而語。記者采訪了若干家居業資深人士,他們均表示,加盟合作型賣場的利潤收入能有自建賣場的1/3就不錯了。
紅星美凱龍創立于1986年。在上個世紀,紅星美凱龍曾經一度快速發展到24個小型家具營銷店,但大面積虧損隨之而來,被迫于1996年關閉19家店,僅保留了5家店。直到1999年,才擁有了第一家自建的大型家具賣場。該賣場位于江蘇常州市郊,3.6萬平米,后擴建為5萬平方米。
這3.6萬平米自建商場的建立,昭示著紅星美凱龍開始走入了規模化租金收入的階段,但紅星沒有公布過1999年的利潤額。
家居業內某資深高管王先生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家具大賣場的攤位有效出租面積一般是賣場建筑面積的50%,最多不會超過70%(大量的公共部位無法計入攤位面積)。紅星常州賣場的攤位有效出租面積以擴建后的5萬平米為基數計,約3.5萬平米。“當時長三角地區家具賣場的租金單價在每月35元-50元/平米之間。”
王先生進一步分析說,如以每月50元/平米、每年12月計算(實際計租天數是扣除節假日休市天數的),紅星1999年的租金收入約為2100萬元。據對官方公布的2006年業績數據進行分析,其2006年的利潤大致相當于租金收入的20%。在忽略之前的成本管理水平低于2006年水平的情況下,1999年自建賣場的年度利潤可推算出420萬元。另外紅星尚有五個租賃賣場,因租金收入的大部分需向房東支付房租,最終可以計入紅星利潤額的數字不會太大。按租賃賣場的利潤額是自建賣場的1/3推算,五個租賃賣場的利潤額約為700萬元。兩項相加,1999年紅星的利潤額應不超過1200萬元。據紅星美凱龍實際控制人車建新當年自述,“1999年納稅100多萬元。”這表明當年的銷售和利潤規模均有限。
2000-2002年的租金收入未見紅星美凱龍的官方數據。
紅星在2007年曾參加央視“2006年企業雇主調查”,記者看到央視的企業參評資料顯示:2006年紅星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17億元,連續3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長速度,三年翻了一番。租金收入和自營產業收入合計12億元。實現利潤達到2.5億元。
另一家居流通業的老板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家居流通企業基本上都是依賴租金收入,且租金上調的空間是有限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自建賣場面積的擴張上。賣場面積擴大,出租攤位增加,租戶在賣場的銷售額總量也就增長“所以租戶的銷售額雖然與開設賣場的企業沒有直接的關系,但銷售收入與租金收入可以說存在著正比關系。”
當被問到租金收入與銷售量的各自增速如何比較時,這位老板沉吟半晌,認為賣場租金收入的增長一般不會高于銷售額的增長速度。“家居賣場因建筑體量大、攤位分割較碎、經銷商分散度高,所以開設新賣場的籌備期較長,在一定時間段內實現規模上的有效率的擴張空間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新賣場開業后需要有培育期,初期經銷商的銷售業績不會太好,起步租金不會高,而且業內還有一個3-6個月的免租金優惠慣例。”他向記者分析。車建新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我們每進入一個新的城市,我們的租金都比當地平均水平便宜40%左右,以此吸引人氣。第一年培育市場時公司基本不賺錢,到三年后,我們會與當地租金的市場價接軌。”
由于紅星美凱龍在1999年還是一個納稅100多萬元的小規模公司,在不到十年間實現了55倍的增長,就算默認紅星在2006年之前的幾年內實現了年租金收入與銷售收入同比的增長率(按26%計算),即2000年到2005年的利潤也實現了26%的增長率,資深財務分析師倪先生推算出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紅星美凱龍的利潤大致為0 .625億元、0 .79億元、0 .99億元、1 .25億元、1.58億元、1.98億元。加上1999年的1200萬元利潤和2006年的2.5億元利潤,截至2006年末,紅星歷史利潤累計最多不超過9.8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