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剛剛過去的2009年,浙江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國內率先突破萬元大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地方財政、企業效益、居民收入三者協調增長的喜人勢頭。浙江干部群眾說,危機之年全省富民強省步伐的加快,得益于早謀劃早轉型。
誠如今年“兩會”期間一位中央領導同志參加浙江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的,去年浙江能交出一份非常好的成績單,原因之一是能吃透中央精神和本省實際,探索走出了具有浙江特點的發展道路,“積小勝為大勝,從量變到質變”,這是浙江改革發展多年來一直能走在全國前列的內在規律。
政府:發展思路決定發展質量
十年前,地處浙江西北的安吉縣曾因造紙、建材、印染等行業發展失控,而被列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點區域。如今,這個縣以空氣、水、土“三凈”蜚聲國內外,全縣15個鄉鎮中有12個被評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這些年,安吉縣放棄了近300億元的高消耗和污染類投資項目,換來了青山綠水的同時,也換來了白茶、筍竹、旅游等生態產業大發展,讓廣大農民從綠色GDP中收獲了年人均超1·3萬的好收成。
安吉縣的變遷是浙江省近年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縮影。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實現了連續20多年保持13%以上的GDP增幅高速發展,也暴露出資源消耗過快、污染治理成本大幅攀升等負面效應。2005年開始,浙江省委、省政府決定全面實施產業轉型,推進“騰籠換鳥”,2007年12月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要研究解決優化發展布局、突破發展瓶頸等五方面問題,加快經濟轉型升級。
“關于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浙江覺悟比較早,謀劃也比較早。”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說,現在看來,浙江的決策部署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正逐步顯現。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浙江全省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在保增長的同時堅持轉型升級不動搖,并更加注重增長質量和調整結構。
浙江省財政廳廳長錢巨炎說,2009年浙江省實現生產總值22832億元,同比增長8.9%,增幅跟多數省份相比都不算高,但是發展質量很高。去年浙江財政總收入412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142.4億元,稅收收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為92.6%,僅低于北京、上海,比沿海幾個經濟大省平均高出8至10個百分點,萬元GDP產生的稅收收入在全國省區中名列前茅。
“浙江經濟增長對土地的依賴程度正在下降,出現了少消耗、多產出、效率高的趨勢。”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廳長樓小東說,從2002年到2009年,浙江每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的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從0.43億元增加至0.93億元,每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的二三產業生產總值從0.87億元增加至2.11億元,目前這兩項指標均居沿海省市前列。
企業:讓研發和銷售環節成為新增長點
盡管經濟復蘇之路仍有一定不確定性,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經理呂志新卻表示,2010年公司產值實現成倍增長沒有問題。他的自信來自公司去年成功研發的一款劍桿織機產品,新產品工藝水平可與國外進口織機媲美,成本卻不到進口織機的三分之二。
泰坦股份有限公司所在的新昌縣,近年來熱衷于搞創新、上技改項目的企業越來越多。新昌縣科技局統計表明,2009年這個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新產品產值達124.15億元,新產品產值率高達43.1%。
“生產規模大不等于產品有競爭力,有產能不等于有定價權,”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建平說,為突破以往“浙江制造”產量大出(口)不去、出得去價格賣不高的瓶頸,很多企業開始向生產車間的兩端,即研發和銷售網絡要效益。2009年全省限額以上工業技改投資增長8.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從一季度下降20%回升到全年增長34.4%。
去年下半年臺州發生的兩起“走出去”案例,正是覺悟了的民營企業向“車間”另一端延伸的嘗試。一是吉利集團收購澳大利亞DSI公司,并就收購“沃爾沃”商業條款與美國福特達成一致;二是浙江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成功收購世界知名自動裁床企業Bullmer(奔馬)和Topcut(拓卡)。新杰克董事長阮福德說,收購后可借助對方在相關領域的影響力,帶動自身加速進入國際市場。
浙江銀監局局長楊小蘋說,浙江企業自我調整快,政府服務保障到位,是這些年來銀行業信貸資產質量較高的有力保證。到2009年末,浙江省商業銀行機構和農村合作銀行機構的平均不良貸款率僅為1.29%,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居民:全面“小康”靠制度和機制
據統計部門對浙江省47個市、縣級行政區域的4700戶農村居民家庭抽樣調查,2009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10007元,浙江農民收入水平連續第25年保持全國各省區第一位。去年浙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611元,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分別達9.7%和9.5%。
記者采訪發現,浙江各地農民創收途徑如“八仙過海”,有通過發展生態效益農業增收的,也有向二三產業轉移致富的,但對于致富源頭的認識卻是一致的。“收入高了是因為制度好了,環境好了。”奉化市滕頭村黨支書傅企平說。
臺州市市長吳蔚榮說,這幾年來,臺州根據中央和省里有關促進農民增收的文件精神,“三農”投入逐年增加,促進農民創業就業的體制不斷完善。2009年全市安排“三農”支出10.9億元,完成農民轉移就業技能培訓2.77萬人,新培育規范化農民專業合作社130家。目前臺州共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3669家,帶動50萬農戶實現年銷售各類農產品45億元。
在大力促進農業農村發展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同時,浙江積極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計劃。2010年1月起,浙江正式為所有符合條件的、年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提供每月不低于60元的基礎養老金。浙江省財政廳廳長錢巨炎說,這項政策直接受益老人達590萬人,加上他們的家庭成員,受益面超過2000萬人,對于鞏固執政基礎、穩定居民保障預期、拉動內需都有很現實的意義。
“民生為本,企業為基。”浙江省省長呂祖善多次提出,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浙江省要全面建設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必須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為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提供物質基礎和組織保證。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 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