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訊 今年清明節期間,本市“我的北京我的家”2010年清明節系列文化活動將在全市開展13項重點活動。同時,全市40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各區縣還將推出近百項文化活動。清明節將至,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正陸續到來。
門戶網站倡導“網上過清明”
3月底至4月上旬,千龍、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等十余家網站將在顯著位置設置清明節專題,呼吁網民文明祭掃、文明出行,緩解交通和陵園管理的壓力。
“這是一種新型的清明寄托思念的方式,是一次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市委宣傳部文化處處長榮大力向記者介紹。據介紹,清明期間,各網站將開設“網上祭奠英烈”欄目,倡導網民共同緬懷先烈的英勇事跡;設置“清明時節思故人”欄目,請網民分享對先人的追思;推出“踏青之旅”,邀請網民展示自己的踏青所見所聞。
第三屆北京清明詩會各界群眾
3月31日晚,第三屆清明詩會將在石景山區體育館亮相。詩會以“珍愛生命.思念感恩”為主題,以詩與歌、詩與樂、詩與舞為藝術表現形式,以群眾性詩文誦讀節目為主體。詩會分為“禮贊生命——緬懷先賢、先烈、先輩”;“美好生活——感悟感恩”;“和諧自然——親近自然、和諧家園”三大篇章。機關干部、工人、農民、來京務工人員、志愿者、大學生、解放軍官兵、社區工作人員、醫護人員、文明乘車監督員、少數民族代表、公檢法代表等2400余名社會各界群眾組成的14個演出方陣將參加朗誦。
百名業余古琴愛好者還將彈奏古琴,營造靜謐幽遠的氣勢。
“歌頌春天”攝影比賽
市文聯和北京攝影家協會將舉辦“歌頌春天”攝影比賽。攝影愛好者可自3月28日起,圍繞清明、踏青、新生命等主題拍攝作品。5月30日,組委會將進行評選,著名攝影家葉用才、秦大唐等將參賽作品進行評審和點評。
抗戰館內“追思勵志做棟梁”
4月2日至5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將聯合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等知名紀念館舉辦“清明節的銘記——追思勵志做棟梁”活動。通過在同一時間,舉辦同一主題、不同形式的清明節革命傳統教育活動活動,給觀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提供一個祭奠先烈、緬懷先輩、繼承民族傳統的良好活動平臺,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舞臺劇《懷念趙登禹》將邀請趙登禹的女兒同青少年一起敬獻鮮花。還將舉辦“寄語先烈——萬人留言”活動。
清明節文明引導員將向群眾發放手冊
4月3日到5日,文明引導員將在重點祭掃場所、公園、公交地鐵站臺開展文明引導行動,發放“我們的節日.清明—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的宣傳折頁。宣傳節日禮儀,弘揚清明傳統文化。倡導市民文明祭掃,移風易俗,以鮮花替紙錢,以哀思替祭品;積極勸阻迷信活動、燃放鞭炮、野外用火等不文明行為。倡導文明游覽,宣傳引導廣大市民和游客文明踏青賞花,自覺愛護公共環境和公共設施。倡導文明守序,在公園、公墓陵園、公交地鐵站臺自覺排隊,宣傳文明禮讓、有序祭奠。倡導文明服務,公園、公墓陵園員工立足本職崗位,帶頭參與文明實踐活動,樹立窗口行業良好形象。
清明節時節 大戲登臺
4月5日,長安大戲院將上演北京京劇院的《焚綿山》。清明節的起源之一,就是春秋時的一個傳說:晉國公子重耳(晉文公)流亡在外19年,介子推忠心護駕,文公復國后,介子推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為迫子推出山,下令焚山,介子推與母被焚而亡。文公追悔,又見子推留下的血書中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遂為子推修祠立廟并下令于子推忌日禁火,以寒食寄托哀思。而這“寒食”與“清明”正是傳之千古的忠義孝悌,清正廉明的精神。
為傳承這一古老文明,京劇舞臺很早就把這一故事編成《火焚綿山》等系列劇目。從余叔巖、劉春喜、馬連良到李盛藻、奚嘯伯老生名家等均演出過。這出戲有繁難的唱、念、做、舞以及從高山翻下等技藝。北京京劇院的金獎老生演員張建峰和優秀老旦演員沈文莉遍訪名師,經過數月的勤學苦練和反復排演,終于恢復該劇。
北方昆曲劇院也將于4月4日在陶然亭上演《陶然情》。
愛國主義影片京郊免費放映
4月1日至4月8日,在農村數字影廳和流動數字放映點免費播放愛國主義題材影片。影片內容將弘揚愛國主義、表現英雄主義、贊美敬祖孝道等。(靳云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