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日前,上海世博會“中國元素”活動區運營團隊從北京出發奔赴上海。世博會期間,他們將負責在世博園區的“中國元素”活動區,把中國傳統文化集中展示給世界。
明星“當值”寶鋼大舞臺
記者在“中國元素”活動區的時間表上看到,每個省區市的展示時間為5天,31個省區市和港澳地區進行“接力”,用各省大型經典劇目片段、地方傳統表演詮釋中國元素,并通過傳承人現場傳習讓觀眾在互動中感受中國元素的現代生命力及感染力。
據介紹,整個活動區“寶鋼大舞臺”源自上海老工業區的風貌。就是這樣一個剛性十足的區域,恰恰演繹著最為柔性的文化形態。隊員張璇向記者透露了一個她眼中的亮點———“明星值日生”。在這184天當中,將會有184位明星、著名專家、優秀傳承人來“中國元素”當一天的“值日生”。
“非遺”也可以時尚
請老藝人為自己塑像、親手裁剪一件個人專屬旗袍、學茶藝……世博會的184天當中,“中國元素”活動區要全景展現中國的文化基因。其中,大舞臺展示各省份大型經典劇目片段,小舞臺展示地方傳統表演,傳習區則請來一些獨具特色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在現場教授來賓有趣、易學的技藝。
“中國元素”活動項目副總監鄧玫說,“中國元素”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傳承的可能性和生命力?!耙粋€小繡片繡在時尚的外衣上,一張剪紙剪成城市的形狀,在這里非遺也可以很時尚?!编嚸迪M没芋w驗,把“活的”文化展示出來,特別是活在年輕人心里。
培訓從“識字”開始
從去年年底投入“中國元素”的整體策劃、申報方案等先期籌備,整個團隊就沒有了周末。鄧玫告訴記者,這個團隊中每個人都在不到24個小時中寫了3000字的“請戰書”———這是選拔隊員的第一試。最終這近百人的隊伍,平均年齡不到30歲,很多人為了工作告別家人征戰世博。
直到現在,團隊中還實行著“半軍事化”的管理,統一著裝、整齊出行、按時點名、定期考核一個都不少。團隊培訓也一直持續。自學和講座結合,每個人對非遺名錄都了如指掌。為了更好地了解各省區市的文化特色,他們在去年國慶期間還專程趕到北京看各個省的花車,感受當地最想凸顯的內涵。
張璇告訴記者,她目前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調好眾口”,讓每天的活動都出彩。因為時間跨度長,觀眾的關注度和興趣難免下降。不過,整個團隊充滿自信,他們的口號是:“世界看中國,中國看我們!”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馬原 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