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這幾天,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易繼武感到十分欣慰。當徜徉于浦東國際機場商鋪聚集區時,迎接他的,是清一色的友善微笑和彬彬有禮的問候。“請問銀行怎么走?”“哪里可買到電話卡?”無論問到哪個商鋪的任何一個員工,易繼武都會得到滿意的答復。有的店員即便無法告知精確路線,也會耐心地把易繼武引導至相關咨詢窗口。
時間若是追溯到幾年前,在上海迎世博農民工基本素質培訓尚未開始前,易繼武不會有這樣的感受。那時,他從各個渠道得知,很多來浦東機場的客人都會抱怨,機場內服務水準不佳。向工作人員咨詢信息,很可能“一問三不知”,更別說聽到標準的普通話了。易繼武作為暗訪人員,對此亦有切身體會。“有時,聽著商鋪內外來務工人員不盡標準的普通話,總覺得不是個味道。商鋪店員非機場本身員工,培訓又很難落實。”但自從去年迎世博農民工基本素質培訓啟動以來,易繼武欣喜地看到,機場商鋪區務工人員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作為上海的窗口服務行業,我們有了實足的底氣!”
為了提高廣大在滬農民工基本素質,激發農民工參與世博的熱情,上海市總工會聯合上海遠程教育集團在去年成立了“迎世博農民工培訓講師團”,成員包括企業黨政干部、工會干部、管理人員、電大教師、先進農民工代表、大學生志愿者等。
講師團作為基本師資,運用面授教學、視頻教學、網上教學等形式全面展開培訓。據浦東機場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培訓過程中,機場工會利用周末和節假日時間,依據項目的統一要求,率先培訓了一批內訓教師。隨后,由這批“種子培訓師”將相關的禮儀要求與專業技能,傳遞給每一個務工人員。迄今為止,商鋪區2000多名務工人員均已接受培訓———距世博會舉行不到一個月時間,無論是機場本身員工,還是機場內的商家店員,都做好了迎接八方來客的準備。
同樣感到欣慰的,還有外灘綜合改造項目部安全員徐建忠。作為建設項目的負責人,徐建忠親眼目睹了接受培訓后農民工朋友的變化———原先粗獷而不拘小節的外來務工人員,開始變得斯文,漸漸向文明的“新上海人”靠攏。提起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會徽、吉祥物和主要場館,工地建設者們都如數家珍。
“這一年多來,我們習慣了利用周末和晚飯后休息時間接受各種形式的培訓。隨著工程結束,很多工友已陸續離開,但對這樣的生活方式,仍非常留戀。”徐建忠說,農民工朋友的自身素質參差不齊,而培訓材料中“一本書、一張片、一副牌”,讓大家喜聞樂見。日常禮儀、職業規范、城市秩序、安全生產、交通安全等等小篇章,在《迎世博上海農民工基本素質教育培訓讀本》中,都能很方便地檢索。不少務工人員平日里,會隨時將小冊子帶在身上翻閱;而《農民工基本素質教育培訓電視宣傳片》,則通過一個個小場景,讓大家直觀地習得“衣食住行”中的文明禮儀。此外,由于收工后的務工人員喜歡聚在一起打牌娛樂,配上世博會知識和健康精神面貌小常識文字和漫畫的撲克牌,則使基本素質培訓“潤物細無聲”。
“自全市培訓項目啟動以來,百萬名農民工朋友接受了培訓。”記者從培訓項目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上海市總工會、市文明辦、上海世博局、遠程教育集團等10家主辦單位,發揮各自優勢、共享資源,全市1500多家農民工業余學校、50多家電大分校、18家區縣社區學院、200多家社區學校以及各工人文化宮、企業培訓中心、員工學校、職工書屋、女職工周末學校開設的培訓講堂,成為廣大農民工了解世博、感受文明的大課堂。與此同時,各級工會還開展了“世博企業行”、迎世博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同一片藍天”為農民工送文化等活動。在開展世博培訓的同時,根據務工人員需要,還提供安全生產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崗前培訓、初級工商管理培訓等各類職業培訓和技能培訓,實現了農民工基本素質和崗位技能的同步提高。
來源:文匯報 編輯:馬原 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