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wǎng)消息:中國科學家已成功解析出人體肥胖基因所表達的蛋白質晶體結構和功能,這一最新研究成果4月8日在國際著名科學雜志《自然》上在線發(fā)表,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對“肥胖蛋白”基因的成功解析。
當前,肥胖已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一個嚴重公共健康問題。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中國肥胖癥患者超過9000萬名,體重超重者高達2億人。專家預測,未來10年中國肥胖人群將會超過2億。肥胖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癌癥等疾病,肥胖癥患者早逝的危險是非肥胖者的1.3倍至2倍。
近年來,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在試圖尋找導致人體肥胖的原因。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肥胖的發(fā)生與基因存在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一個名為“FTO”的基因有可能是導致肥胖的“罪魁禍首”。研究認為,F(xiàn)TO基因會抑制新陳代謝,降低能量消耗效率,導致肥胖。因此,對于FTO基因及其表達的蛋白質的研究已成為國際上生物醫(yī)學領域的熱點。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柴繼杰博士的實驗室,與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雷曉光博士的實驗室進行合作,首次解析出FTO基因的蛋白質晶體結構和功能。
雷曉光說,我們主要從事FTO蛋白質的晶體結構和該蛋白質的脫氧核糖核酸(DNA)去甲基酶活性機制的相關研究工作。“這是一項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將為針對通過選擇性抑制FTO蛋白質功能而設計小分子藥物化合物奠定重要的基礎”。
目前柴繼杰和雷曉光的實驗室正緊密合作,通過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和高通量藥物篩選的方法,尋找有效的小分子化合物,繼續(xù)深化這一領域的研究。
此間人士認為,有關研究的突破和深化,將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治療肥胖癥的新型藥物研發(fā)奠定基礎。
來源:新華網(wǎng)(記者 張建新)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