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大量散裝酒
倉庫內假洋酒堆積如山
楊某演示用漏斗灌裝假洋酒
中國日報網消息:成本不足百元的低劣假酒,灌進“軒尼詩”、“人頭馬”、“皇家禮炮”酒瓶,混進酒吧、KTV等夜場后,價格竟可翻10-30多倍。
武漢市質監局昨日宣布,查獲該市規模最大的假洋酒“地下工廠”。這家隱藏在漢口火車站附近的“工廠”,分別設有操作間和兩處倉庫,現場共發現6000多套假冒洋酒和包裝標識等,涉及軒尼詩、人頭馬、黑牌等9大洋酒品牌。
現場查獲一份銷售賬本顯示,這些假洋酒供應江城20多家酒吧、KTV。隨著調查深入,一個龐大的假洋酒交易鏈條浮出水面。
兩倉庫假洋酒堆積如山
4月9日中午,武漢江漢區復興村常展里社區,該市質監、公安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直撲一個6層樓的民房,兩間3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內,楊某等人正在忙活著。
記者在現場看到,臟亂不堪的環境中,堆積大量的空酒瓶、包裝箱和洋酒標簽。在另一間屋子里面,則隱藏著一條洋酒制假的灌裝生產線,楊某正在通過漏斗將散裝酒灌入酒瓶內,然后用壓蓋機封口,粘貼標識就完成了造假工序。
地面上擺放著成堆的塑料桶裝散酒,粗略統計,有8桶50升裝,1桶25升裝。市質監局稽查分局執法人員對記者稱,這些散裝酒沒有任何標識,屬于典型“三無產品”。上面貼的物流標簽顯示,這些散裝酒來自湖南長沙。“這是什么酒?”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楊某顯然早有準備,稱這就是散裝威士忌。
執法人員稱,僅從外觀、存放環境來看,這些散裝酒就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甚至不排除部分就是酒精。為了確定散裝酒的成分,武漢市質監局已經將散裝酒原料抽樣送檢。“這里是操作間,肯定還有倉庫。”執法人員判斷。
1個小時以后,根據舉報線索,執法人員在漢口火車站附近的凱旋佳園小區內,查獲兩間隱藏在車庫內的假酒倉庫,現場假洋酒堆積如山。
記者看到,這些假洋酒的仿真度較高,不仔細辨認難以識別,更不要說在酒吧昏暗的燈光下了。
長期回購真酒空瓶灌裝
在執法人員的追問下,楊某自揭造假“訣竅”。
他說,洋酒造假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酒瓶和防偽標簽,在夜店消費的客人主要根據酒瓶來識別真假,他造假使用的酒瓶大部分都是真瓶。
楊某自稱,他長期從武漢市多家KTV等娛樂場所,以每瓶8-18元的價格回收洋酒空瓶,不少KTV的倉管和他有長期業務關系。楊某說,像芝華士12年、杰克丹尼、黑牌等洋酒瓶回收的需求量最大,由于夜場的客人很少會把酒帶走,對于空酒瓶更不會在意,夜店的酒水推銷員會悄悄把空瓶收起來,等人上門回收。
楊某表示,有廠家也回收酒瓶,甚至與造假者形成競爭關系,這個時候就看誰出價更高了。空瓶子回收價格水漲船高,也推高了假洋酒的價格。
記者了解到,這幾年酒瓶子的身價已經翻了幾番,越高檔的酒瓶賣得也越貴。像軒尼詩XO的空酒瓶,回收價已經達70元,而市場售價過萬元的法國“路易十三”50年的洋酒,酒瓶回收價格可到1200元。
執法人員在現場還發現了一份楊某的對外報價單。
這張報價單顯示:皇家禮炮對外批發價300元/瓶,整箱銷售1800元(6瓶),芝華士09款新春禮盒售價100元/瓶,馬爹利藍帶280元/瓶,馬爹利名仕250元/瓶。
楊某對于銷售假冒洋酒帶來的豐厚利潤并不忌諱。他說,雖然這些洋酒品牌不同,但因為都是假的,而且是使用同一種散裝酒冒充,因此,不算回收瓶子的開銷,造假的成本幾乎都是一樣的,每瓶平均40多元。“這點不算什么,如果假酒進了夜店,那利潤更嚇人。”據楊某交待,皇家禮炮在武漢本地夜店銷售價格在1500-2000元左右,而假酒價格300元;夜店軒尼詩XO賣到近3000元,假酒價僅120元。
暴利假酒行銷多家夜店
執法人員還找到楊某的一個賬本,記錄顯示,武漢、沙市、谷城等地是楊某假酒的主要銷售地,其中涉及武漢KTV、酒吧20多家。
當事人
重慶80后男子在漢造假多年
楊某1982年出生,重慶人,在武漢造假酒至少已經有七八年的歷史。他原來從事白酒造假,7年前造假冒枝江酒被查處過。楊某稱,白酒造假利潤不高,而且消費者防備心理越來越強,市場銷量有限,于是從2008年開始改行造假冒洋酒,之前一直沒遇到什么麻煩。
執法人員介紹,目前造假者也掌握法規條文,拼命鉆監管空子,例如將生產點和倉庫分開,存貨分散。執法人員突擊檢查時,如果貨值不大,即使按法律最大額度處罰,也不過萬余元,很難震懾。再加上制售假洋酒者銷售手段隱蔽,取證較困難。
此外,由于怕影響聲譽,廠家在打假時也躲躲閃閃。以往檢查中,白酒、洋酒、啤酒品牌的鑒定員或廠家代表,得知有記者在場時,堅決要求不得報道,怕影響真酒銷量。
售假伎倆
第一瓶上真酒第二瓶給假酒
目前假洋酒的造假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色素加酒精,這樣的酒絲毫沒有洋酒本身的味道,較容易被消費者分辨出來,所以大多賣到比較偏僻的地方。二是以次充好。將售價僅幾十元的次酒裝到售價幾百元的好酒瓶子里。由于從外觀看是洋酒,再加上國內消費者對洋酒口味不是很了解,所以很難分辨。
據了解,正宗洋酒分兩種,一是原裝進口,二是散裝進口正宗原料酒,由國內相關授權公司灌裝包裝。
經正規渠道進入國內的洋酒,按規定必須加貼中文標志,包括品名、原產地、灌裝日期、保質期、進口銷售商及其地址和電話等。
除了看包裝,不要輕信推銷員推薦的所謂“水貨”。在現有關稅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水貨”多系假貨。
此外,知情者對記者介紹,在一些酒吧,銷售假洋酒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一個酒水推銷員底薪只有千元,而銷售一瓶假洋酒可獲200元左右的提成,所以不少人對此趨之若鶩。
同時,在消費場所連續消費兩瓶酒時應注意鑒別,部分不良經營者往往第一瓶給真酒,趁消費者不注意時再上假酒,同時沖兌飲料使消費者難以鑒別。
來源:楚天都市報消息(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芷堅) 編輯:寧波 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