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一場姍姍來遲的四月雪,竟成為哈爾濱50年來最大降雪。大雪對城市交通、農業生產均帶來較大影響,本要“刀槍入庫”的清雪機械“重出江湖”,農業專家也建議水稻農戶改種中晚熟品種。當地干部群眾“以雪為令”,積極行動抵御冰雪。
“從沒見過這么大的雪!”見慣“大場面”的冰城老百姓,對哈爾濱的這場四月雪也感到驚奇。
4月12日中午起,受高空冷渦和地面南來氣旋共同影響,黑龍江省中、東部地區普降中到大雪,局部地區有大到暴雪,給黑龍江交通運輸、能源供應、農業生產及群眾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高速公路全線封閉,全市小學、初中停課一天
4月12日10時許,去冬積雪剛剛化凈的哈爾濱市區,再次飄舞漫天飛雪。
由于此前氣溫較高,雪粘度較大且隨下隨化;隨著氣溫降低,雪越來越大并與冰包、冰棱混雜在路面,給清雪造成困難。
12日15時30分,黑龍江省氣象臺發布暴雪藍色預警信號。13日凌晨,該臺發布今年首次暴雪紅色預警信號。到13日14時,哈爾濱共降雪32毫米,日降雪量為1961年有詳細記錄以來最高紀錄。佳木斯、鶴崗等地降雪也在30毫米以上。
今春,哈爾濱市開始大規模的城市道路改造建設,這場大雪讓本就擁促的城市交通更加艱難。放眼全省,大雪也給黑龍江的交通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13日11時30分,同三高速561公里處,等待進入高速入口的車輛排到了兩公里以外。大風裹雪亂舞,讓人睜不開眼。躲在一輛大貨車駕駛室的王平師傅告訴記者,自12日21時就窩在這里,動彈不得。
記者從黑龍江省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監控室了解到,從12日17時30分開始,哈同、哈伊等5條省內高速公路已全線關閉。至13日下午,所有省內長途客運全線停擺。鶴崗客運中心積雪已達半尺多深,全部客車只能入庫待命。哈爾濱市南崗客運站售票大廳也是一片冷清。南崗客運站對面的哈爾濱火車站,運營需求卻激增。到13日晚記者發稿時,已晚點火車48趟,停運管內列車7趟。
哈爾濱機場自12日17時開始關閉,到13日17時共取消進出港航班35架次,延誤121架次,造成2400多名旅客滯留。
為確保中小學生安全,黑龍江省教育局緊急調整中小學教學計劃。4月14日起,哈爾濱市小學和初中停課一天,鶴崗中小學則放假兩天。
“以雪為令”,打響清冰雪突擊戰
“全體機關干部都上路清雪了,不到3小時已拉了20多車!”
13日16時許,記者在哈爾濱市南崗區國慶街見到張雪艷時,這位奮斗街道辦的民政助理,帽子和外套上滿是雪花。
張雪艷說,接到上級通知,街道辦30多名機關干部就上了街,除了3條一類街道需要市環衛部門清理外,二類及二類以下的38條道路都要自己動手清雪。
這是一次抵御雪災的全省總動員。
12日晚,哈爾濱市環衛辦啟動災害性降雪預案。當晚,各區清冰雪機械和專業隊伍緊急集結。到13日凌晨,共有1.1萬余名環衛專業隊伍和2500余名農民工投入戰斗,包括鏟車、刨雪機等在內的480多臺套清冰雪機械,開上了各主要街路。原本以為今春清雪機械可以“刀槍入庫”,沒想到又迎來這么一場硬仗。
雪邊清邊下,處置不及,清雪機械只能來來回回把主干路積雪歸成一堆。到13日凌晨2時,全市已集結了1000多輛運雪車輛,“人歇機不歇”,頂風冒雪保暢通。
積雪壓垮大棚,農業生產推后7—10天
“這個冬季特別漫長,春季持續低溫寡照,這又下這么一場暴雪,估計今年農業生產要往后推一周到十天。”
綏化市北林區的種糧大戶張悅告訴記者,往年大棚育秧在4月5日到10日基本就結束了,但今年春耕要等到這場雪化地干后才能進行,“生長期短了,今年糧食產量肯定要受影響,保守估計也在10%左右。”
這場雪,對黑龍江的春耕生產,的確是雪上加霜。
在佳木斯市受大雪影響最嚴重的湯原縣,被大雪壓塌的大棚已達894棟。在綏化,水稻大棚趴架、掀膜3100棟,嚴重影響了水稻扣棚浸種育苗。同時,冰雪融化造成旱田低洼地塊嚴重積水,面積達109萬畝的大田春整地不能按時進行。
13日下午,黑龍江省農業部門召開緊急會議。會議指出,要在4月25日前完成水稻育苗工作,確保“不育五月苗、不插六月秧”。農業專家建議農戶注意加固水稻育苗大棚,改種中晚熟品種或選擇退半個積溫帶的品種,以挽回春播推遲可能造成的減產損失。
4月13日,哈爾濱持續降雪,許多路段積雪厚度達到20厘米,交通受到極大影響。
來源:人民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