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碧波激蕩。海之東,是臺灣;海之西,是福建!
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中央經過長期準備出臺的一項重大決策,5月14日,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實施整整一年。
這一年,海西備受關懷。胡錦濤總書記春節親臨考察;溫家寶總理在《意見》發布之際實地指導;多位中央領導同志先后來到福建,對海西建設細致關心具體指導。這一年,68個中央部委、中央企業協力支持海西戰略實施推進。這一年,福建干部群眾凝心聚力,抓住機遇求發展,轉變方式謀突破。歷屆省委、省政府共同努力下蓄勢已久的福建,在海西國家戰略的撬動下,乘勢發力,總量增,結構變,機制新!
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說:“面臨國家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支持福建省加快海西建設這兩個重大歷史機遇,我們只有牢牢抓住,乘勢而上,有所作為,才能夠不辜負中央對我們的厚望和賦予我們的責任!”
轉身向海找優勢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建設海西方向越干越明了!
海西一年,福建變“重”了!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福建致力于“建設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做大總量,調整結構,臨海石化產業、清潔能源基地、光電產業基地相繼崛起。
“閩在海中”,《山海經》這樣描述福建。福建海岸線3300多公里,居全國第二,岸闊港深,資源極為優越。然而,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福建才在湄洲灣南岸一個漁村上建起一座加工能力250萬噸的煉油廠,是當時福建最大的工業企業,完整的工業布局一直沒有形成。
“強筋健骨才是壯!”海西戰略推進,福建用好后發優勢,大刀闊斧改革,整合三大港口群,吸引央企大項目相繼落戶,并集中資金優勢,由北而南,在海灣區布局下“一區六基地”的臨港重化產業帶,3個超千萬噸級石化項目,分別在湄洲灣、漳州灣、三都澳相繼建成、啟動、布局。與此同時,一直飽受缺煤少油能源匱乏的福建,兩座百萬千瓦級核電清潔能源項目相繼開工。百億臺資打造的廈門光電項目,則是未來海西先進制造業又一領軍板塊。短時間內如此大手筆推進,令人驚嘆。
運動服運動鞋稱雄、鐵觀音水仙花揚名,曾經的“傳統輕工福建”,如今則在“突破產業核心和關鍵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求下奮力求變。一雙看似不起眼的“安踏”運動鞋,擁有專利技術高達41項,而它的“芯技術”助其九奪國內旅游運動鞋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名,并全面出口歐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