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地震災區四川汶川綿虒中學新校園在廣東珠海市和雅居樂集團的無私援建下順利通過驗收并交付使用。2010年5月6日,綿虒中學600多名師生回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新校園。6月9日,新校園慶典儀式在嶄新的綿虒中學隆重舉行。
這一天,是輾轉了縣內外兩次異地復課的綿虒中學師生們盼望已久的日子。“終于可以不用再每個周末都大包小包從雁門擠公交車回家了,在家門口上學就是好。”已經回綿虒上了近一個月課的初二學生鄧雪梅和身旁的張璐仍抑制不住激動,今天,同是學校舞蹈隊成員的她們穿上了漂亮的羌裝,準備著在今天獻上自己排練了很久的舞蹈:《薩郎少女》表達心中的感激。
“我超喜歡學校的人工草坪田徑運動場,以后再不愁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踢足球了。”塑膠跑道上,初二一班的劉光建已經開始跟同班的男生們摩拳擦掌準備比試比試。
站在一旁樹蔭下的女生們則更關注以后生活學習的環境,“現在還用太陽能洗澡,可方便了。”、“寢室也還寬敞。”......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爭搶著表達對新學校的喜愛。
經過兩年艱辛、兩年過渡后的綿虒中學如今已窗明潔凈、書聲瑯瑯。“經過愛心澆灌的小樹必將枝繁葉茂,讓我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在這美麗的新校園里,以實際行動珍惜每一天的幸福生活!”學生代表吳萍道出全校師生的感恩之心。
新聞鏈接:
汶川縣綿虒中學創辦于1973年,地處四川阿壩州南大門汶川縣綿虒鎮(原稱古綿虒縣),南毗鄰“西羌第一村”(費孝通題),北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區——九寨溝,是一所集教育科研和寄宿制管理為特色的阿壩州農村中學寄宿制管理示范校。
根據汶川縣學校災后重建布局調整規劃和綿虒鎮災后重建規劃,實行原鎮異址重建的綿中新校園規劃占地面積26畝,總建筑面積12165㎡,項目總投資約4600萬。這所建筑均按8度抗震,9度設防抗震標準設計和建設的新學校擁有獨立教學、實驗、辦公、學生公寓、食堂各一幢和教師周轉房二幢,并設計建成學術報告廳和200米塑膠環型跑道和人工草坪的田徑運動場,以及校園綠化和其它公共性設施;新學校擁有理、化、生獨立實驗室、保管室和最新標準配備的全套實驗設備、用品,并建成專門的網絡教室2間,配備了100臺全新學生用電腦,整體硬件水平比起震前,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黃志凌 汶川縣委宣傳部 任露)編輯:鄧京荊 吳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