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來,筠連縣‘關愛基金‘救助貧困黨員600余人次,發放基金150余萬元;同時,在激勵平臺建設方面,全縣已有3名受表彰的村黨支部書記被公選為鄉鎮副科級領導干部,12名‘星級黨員’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6月30日,記者自筠連縣委組織部獲悉,該縣從激勵關懷幫扶農村生活困難黨員、發展無技黨員和思想后進黨員入手,創造性實施“黨員溫暖工程”,為構建黨內和諧新機制做出了積極有益探索。
如何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發揮黨員主體作用,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激發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以黨內和諧促進社會和諧,是新時期基層黨建研究的重要課題。筠連縣首先通過搭建幫扶救助平臺,傳遞組織關愛之情。
建立“愛心檔案”,實現結對聯系“全覆蓋”。筠連縣在鎮(鄉)、村兩級黨組織分別為每名困難黨員建立起“愛心檔案”,并實行動態管理。“開展‘城鄉手牽手,共建新農村’等活動,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先后與全縣497名農村困難黨員實行‘X+1’幫扶,發放結對幫扶聯系卡。通過幫醫療衛生、幫生產發展、幫子女入學等方式,共落實幫扶資金400余萬元,解決實際困難826件。”筠連縣委組織部干部科工作人員介紹。同時,該縣通過設立“關愛基金”,實現困難救助“全覆蓋”。 “黨員關愛基金”以每年縣級投入30萬元,各鄉鎮投入不低于1萬元的方式,重點扶助生活特困或子女入學困難黨員、生病住院或遭受突發性災害黨員、因公致殘或意外死亡黨員及其家屬。
“組建‘服務中心’,實現幫扶網絡‘全覆蓋’。現在全縣共設立黨員服務中心,鄉鎮、村(社區)建立18個黨員服務站、243個黨員服務點。黨員服務中心有針對性地為困難黨員提供政策信息咨詢、生產幫扶、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和權利保障等綜合服務。結對扶助、關愛救助、網絡服務,構建了幫扶救助長效機制,全縣249名貧困黨員在黨組織的關愛下跨出了‘脫貧越溫’的第一步。”筠連縣委黨建辦主任潘云林說介紹:近三年來,筠連縣“關愛基金”救助貧困黨員600余人次,發放基金150余萬元。
在結對幫扶、關愛資金等方面工作落實到位,為貧困黨員的脫貧致富做好一定“鋪墊”后,筠連縣積極搭建發展平臺,鋪架黨員致富之橋。該縣通過信貸直通工程,讓黨員享受“創業扶助”。縣委組織部、縣信用聯社聯合推出“黨員信貸直通車”,農村信用社根據黨支部提供的黨員現實表現和綜合鑒定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并頒發信用貸款證,黨員憑信用貸款證即可“隨到隨貸”,并享受簡化貸款程序和手續、擴大放貸額度、以政策許可的最低利息獲取貸款等優惠。據悉,該縣近三年來,農村信用社共為2058名黨員發放創業優惠貸款1500余萬元,1200名黨員在創業優惠貸款的扶助下成為了農村致富帶頭人。
要讓干部干事有勁頭,做事之后有想頭!筠連縣在實施“黨員溫暖工程”中,通過搭建關懷激勵平臺,建立權利保障和榮譽激勵機制,激發黨員主體活力。該縣每年均開展一次“引領發展好班子”、“引領發展好書記”和“星級黨員”評選活動,并拍攝成黨員先進事跡電教片在全縣各鄉鎮巡回宣講,讓受表彰黨員“臉上有光”的同時,受表彰的黨員也將列入科級或村(社區)后備干部重點培養,形成了“能人黨員”脫穎而出的良好局面。目前,該縣已有3名受表彰的村黨支部書記被公選為鄉鎮副科級領導干部,12名“星級黨員”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記者 王巍 通訊員 張擇君 李華偉)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