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目前坊間有關“房地產市場調控有關政策可能取消”、“國資委授意央企拿地”等房地產市場熱點問題,日前三部委集體否認樓市調控松綁,國資委官員更表示,78戶央企正在有序退出房地產業務。不過,從羊城晚報記者掌握的情況看,“退房令”頒布3個月后,實際效果并不令人滿意。與此同時,16家房地產主業央企鮮有接手“退房”資產的興趣,而在各地都大舉拿地。
近20家央企掛牌成交僅一成
今年3月18日,國資委宣布78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將退出房地產業務。“退房令”頒布3個月,北京、上海產權交易所掛牌的央企退出項目成為業內關注的“退房”主要途徑,從最初的密集掛牌,到現在的不定期零星掛牌,“退房”的進展未盡如人意。據不完全統計,自“退房”令發布至今,在產權交易所掛牌的央企項目接近20家。包括比較受關注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北京金中都置業公司、中石化集團的珠海市華瑞物業建設有限公司、中石油北京都市圣景地產項目等。
除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北京金中都置業公司項目以及中石油北京都市圣景地產項目已經“名花有主”外,其他仍在履行相關掛牌程序。據媒體報道,6月10日,央企地產高管們在國資委黨校學習。由于78家央企退出地產行業進展緩慢,引起國資委相關人士不滿,這次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速央企退出。
16家央企不屑“雞肋”
值得玩味的另一番景象是,16家房地產主業的央企近期頻頻現身全國各大中城市的賣地會,動輒上十億元的土地投入,大有加速“抄底”的架勢。以風頭最勁的中國鐵建地產集團為例,5月20、21日兩天之內,中鐵分別以14.6億、16.7億元拿下北京和成都兩宗優質地皮。6月29日,又將廣州兩塊靚地收歸囊中,翌日又拿下天津市河北區3宗地塊,40天之內豪擲84.3億元。
有沒有考慮接手78家央企退出的地產業務?中鐵地產總經理吳仕巖坦言,也有部分央企希望將手頭的土地轉讓給他們,“我們會關注,但我們更愿意對靚地、凈地感興趣。”
事實上,中鐵的選擇也代表了不少央企對同門兄弟對“雞肋”資產的敬而遠之。“很多項目股權不獨立,可能產生‘扯皮’問題。”保利地產一位負責人表示,這些資產即便是80%的股權,我也要去找小股東協商,誰知道他在哪兒?”
“另外,部分項目資產狀況偏弱,一旦涉及拆遷等問題,很容易泥足深陷。”某地產央企人員表示,當初中石油都市圣景是通過法院拍賣拿下的那塊地,其在拿地后遭遇了拆遷困難、規劃變更等重重障礙,致使項目一直無法開建。
央企近期拿地很“輕松”
針對有報道稱,國資委授意房地產央企在專注領域加速擴張,國資委新聞處處長蘇桂鋒直斥這是“胡說八道”。蘇桂鋒表示,國資委作為央企出資人,無權干涉企業自主拿地行為。
不過,從各方反饋的信息看,近期央企在各地拿地確實有點“輕松”。一位不愿具名的開發商告訴羊城晚報記者,他們曾在幾個城市賣地會上遭遇同一家地產央企,都對其中的優質地塊志在必得,但是,臨競買前,他們被通知“能否稍為等一等,這塊地先別拿了。”該人士有點無奈:“兩次在不同的城市都是這樣,央企以不算高的價格就能拿到,不能說是巧合吧?”該人士稱,即使目前地產市道不好,但地塊相當優質,還是很有前景的,如果讓他們舉牌,成交價肯定不止這么低。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