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是今年入伏第一天,接下來人們將迎來酷熱的“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為30天。專家提醒說,伏天期間,天氣酷熱,公眾要注意預防中暑。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三伏天”常出現在夏至后,小暑和大暑之間。今年7月19日交初伏(頭伏),7月29日交中伏(二伏),8月8日交末伏(三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并且潮濕悶熱的日子。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很容易中暑。
養(yǎng)生專家提醒,為預防中暑,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曬,注意室內降溫,睡眠要充足。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另外,要做好心理調節(jié),靜心、安神、戒躁、息怒。
19日"入伏" 津城"桑拿天"馬上就來
按往年慣例,本市一年中最熱的天氣通常出現在6月下旬到7月中上旬,但由于這個季節(jié)溫度雖高但濕度不到,因此出現桑拿天的概率并不高。同樣遵循了這個氣象規(guī)律,從氣象統(tǒng)計數據顯示,昨天下午3時,津城最小相對濕度達到了57%的較高水平,但30.8℃的氣溫并不太高,因此即便悶熱感覺明顯也稱不上氣象意義上的“桑拿天”。從周一開始,本市將進入為期30日的“伏天”。氣象專家預計,由于這期間正趕上副熱帶高壓北抬,將給津城帶來較強暖濕氣團,因此屆時出現桑拿天的概率將明顯增大,市民應提前做好準備。
津城將在雨中迎“三伏” 21日后高溫悶熱來襲
“夏至三庚數初伏”。“夏至”節(jié)氣后第三個庚日,即19日,就將正式入伏。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清新涼爽的天氣很可能持續(xù)到入伏,預計16日津城天氣轉晴,可能出現微量降水,周末兩日以多云到晴為主,白天最高溫在30℃左右。
老北京“頭伏”講究吃餃子 有著“元寶藏福”的好彩頭
老北京頭伏講究吃餃子,一是因為餃子形似元寶,有著“元寶藏福”的好彩頭;再就是吃頓餃子,來碗餃子湯,發(fā)發(fā)汗,有著驅散盛夏“毒火”、貼補因悶熱天氣體力消耗的作用。
來源:新華社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