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天津市“20項民心工程扎實推進,惠民便民見到成效”。
天津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劉劍剛介紹說:經過全市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截至今年六月末,天津市20項民心工程107個子項中已完成13個子項,主要是,繼續增加了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最低工資由每月820元轉為920元;落實職工待遇福利調整;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基本藥品零差率銷售擴展到涉農區縣,減少基本藥物支出3126萬元;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醫保福利待遇水平;改造公共服務設施,實現西青區自來水供給全覆蓋;積極發展公共交通,新增綠色環保低碳公交車502部,進一步方便市民出行,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乘車,營造了尊老敬老助老的社會風尚;利用立交橋下空地開辟停車場,解決停車難問題;積極發展農村文化事業,新建農家書屋1668個,超額完成468個。
從2007年開始,天津市委市政府堅持每年解決一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自2010年以來,各責任單位均將民心工程作為落實“解難題、促轉變、上水平”的一項重點工作。
關于保障性住房問題,王敬威副秘書長介紹,我市本年計劃建造650萬平方米,共8.5萬套保障性住房。上半年已開工建造的房屋占50%以上,這在全國范圍內處于上游地位。經濟適用房,拆遷安置房以及城中村改造等項目穩步進行。這些措施改善了中低收入居民住房條件。
在談到市民子女入學問題時,王副秘書長說,全市中小學計劃加固90萬平方米校舍,上半年主要進行前期設計及準備工作,進入暑期以來已加緊施工進度。同時市政府投資3億元新建23座幼兒園,與民辦幼兒園相結合,解決幼兒入學問題。在文化惠農方面,我市重點進行兩項建設,農家書屋建設和電影下鄉活動,輔以文化團體下鄉演出等活動,使農村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
天津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劉劍剛,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楊樹源,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敬威,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龔鐵鷹出席了發布會。
來源:中國日報網天津記者站 王安琪 崔家驍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