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報》報道,昨天上午九點半,四位馬英九的客人走進“總統府”會客廳虹廳,與馬英九展開圓桌會。馬英九多次闡述兩岸關系,他表示,臺灣的武力與大陸有相當的差距,臺灣不應挑釁大陸。
這四位客人是:陳長文律師、高希均教授、兩位作家劉克襄、王文華,他們五月時為臺灣《聯合報》撰文,對任期一半的馬英九提出建言,馬英九因而邀請他們見面晤談。
環保話題起頭 政策求折衷
這場圓桌會從環保話題展開。馬英九特別感謝父母教給他的好習慣,隨手關燈,在餐廳吃飯,一定關掉客廳的燈。他表示,“總統府”兩年來,節省水、電、油、紙,省下新臺幣一千五百萬元,有人說這是小事,但他愿意帶頭來做。
劉克襄說,馬英九生活有環保概念,應該讓民眾都知道,以德國為例,環保不只是環保,已經是文化政策的一環,具有優先地位,馬英九應該要對環保有更堅定的主張。
由于近日不斷發生環境與開發的爭議,馬英九說,成長不等于進步,我們需要的是均衡的成長。針對環境議題,不同立場者應撇開情緒、民粹,坦誠溝通,攤開成本、效益,尋求折衷,不需要只是理論層面的無限上綱。
他舉例,花蓮人需要一條回家的路,但環保人士擔心高速公路破壞環境,因此政府決定從蘇花高改為蘇花替,大多數人可接受,政府做決策不能那么“純粹”,應設法找出折衷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