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召開的中國心臟大會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顧東風教授透露,我國40歲以上成年人中,無業或受教育水平低著更有可能發生心血管病。
研究人員根據全國高血壓調查流行病學隨訪研究數據,在觀察了職業類別、受教育水平等社會經濟地位指標與我國成年人心血管病發病關系之后,發現在約17萬受訪者中,有大約7,300人在隨訪8年多以后發生了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或由于心血管病死亡,其中男性4164人,女性3137人。對于男性而言,與無業者相比,除農民外,由工作人員心血管病發病風險較低;女性中,禁止元和專業技術人員發病風險低于無業者。
顧教授介紹說:“我們的調查發現,男女所有教育程度越高,新學肝病的發病風險就越低。學歷和職業而這還存在協同作用,學歷低且無職業者心血管病的發病風險最高。”
顧教授認為,研究結果提示,在我國大于40歲的成年人中,社會經濟地位與心血管病的發病風險有關,無職業、農民和受教育水平低的成年人患有心血管病的風險最高。
來源: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記者:楊萬麗)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