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建立類別化的應急事故處理預案
在城市危險源無法或很難遷出的情況下,更應呼喚城市防災體系的建設。這就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完善目前城市工業危害的防災和應急事故處理預案。
吉林化工學院化工系李健秀教授認為,目前國內高危行業的應急事故處理預案基本上都是框架性的,往往都需要依據現實情況進行現場處理。對于化工等影響巨大的高危行業,應該對應急預案進行細化再細化,力求把每個能想到的環節都想到,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到,尤其是在事故處理中,對危險化學品泄漏、爆炸等的種種可能都需要進行充分考慮,在事故處理環節,就要同時開展防止次生事故發生工作。
同時,專家們也提出應該建立一個類別化的危險化學品應急事故處理預案,區分不同污染源的性質,制定出幾類相應的處理預案。每個高危企業也都要制定一套針對本企業的應急處理預案,充分考慮本企業在布局、設施、產品等方面的特殊性,拿出可具體操作的細化的應急預案。這些措施需要盡快加以操作落實,并納入應急預案的長效體系之中。
專家表示,在應急預案中,也應包括對行業內有安全風險企業的調查情況。目前,各地制定的應急預案中多數只是對可能發生事故后的情況和組織形式加以預計,卻很少有翔實的關于每個存在環境安全風險的廠礦企業、電站等設施的調查,逐個對企業開展的可能污染調查更是缺乏。因此,一旦發生像中石油吉化這樣的污染事件,往往措手不及。
有關專家建議,可以考慮從國家及地方兩個層面支持城市工業化災害的綜合研究,并組織開展綜合減災和事故處理的預案編制。城市工業災害應急預案應在深入調查和預測的基礎上,制訂法規,并建立權威性的救援指揮機構,以便把各種救援力量(如公安消防、化救、部隊防化兵、救護、氣象、衛生、環保、通訊、工程救險及交通等)組織起來。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