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主要官員透露了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建設構想。
伊犁州州長毛肯·賽提哈木扎說,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的功能定位、區域面積、產業布局、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及相關優惠政策目前已獲國家相關部委初步采納。
毛肯·賽提哈木扎在當天舉行的第十九屆“烏洽會”伊犁州直交易團新聞發布會上說,伊犁提出了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實行“一區三園”模式,即以伊寧市為中心,包含霍爾果斯口岸、清水河開發區、伊寧市3個園區(包含位于霍爾果斯口岸的新疆兵團農四師工業園)。近期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遠期規劃200平方公里。目前,這一“大特區”思路已得到自治區和中央的基本認可。
他說,在園區功能定位上,將霍爾果斯口岸定位為面向中亞、西亞、東歐的區域性商貿中心、貨物集散中心、會展中心、旅游中心以及進口資源的加工基地,并盡快達到設市條件;把清水河園區發展成面向中亞和新疆的重要農副產品加工基地和輕工、機電組裝、機械加工、建材出口加工基地;把伊寧市發展成為以生物制藥和高附加值、高技術的先進制造業為主導,以商貿物流、涉外會展、商務旅游為補充的綜合性產業聚集區域,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另外,伊犁將攜4大類50個招商引資項目、200余種商品亮相本屆“烏洽會”,重點突出“名、優、特、奇、新、高”的地方特色。
毛肯·賽提哈木扎介紹,借助“烏洽會”這個平臺,伊犁不僅把特色農牧產品及優勢資源推向全國,而且“烏洽會”為伊犁經濟的發展栽下了“梧桐樹”,吸引了眾多“金鳳凰”前來投資合作,推動了伊犁的對外開放。截至目前,已有31家中國500強企業落戶伊犁投資興業,尋求發展,大企業大集團的進駐促使伊犁的資源優勢迅速轉化為經濟優勢。
毛肯·賽提哈木扎說,伊犁借烏洽會平臺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成果顯著。招商引資額僅外資一項就由1992年的991萬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6700萬美元,與伊犁發展經貿關系的國家和地區也由1992年的56個擴大到現在的近百個。僅“十一五”期間,伊犁就引進招商引資項目765個,實際到位資金321.58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10個,實際到位資金215.09億元,招商引資呈現“到位資金逐年遞增、區外項目比例增幅明顯、億元以上項目占比增大”等特點,有力地推動了伊犁的經濟發展。
自治區政協主席艾斯海提·克里木拜、自治區政協副主席買買提江·艾買提出席新聞發布會。
來源: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