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日前公布了今年1至6月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湖北省共報告3471例不良反應,其中涉及到抗生素的占到55.95%,名列首位。這是短短3年半內,抗生素連續第7次位列湖北省藥品不良反應“冠軍”。
省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自2006年10月設立以來,每年9月份會公布一次當年上半年不良反應統計情況,次年1月份左右公布前一年全年統計情況。統計顯示,從2007年1月至今年6月,該中心收到的不良反應報告中,共有18384例與抗生素相關。此外,每次統計中的新的、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報告中,涉及抗生素的也始終名列第一、二位。
所謂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它不包括無意或故意超劑量用藥引起的反應,以及用藥不當引起的反應,也與藥品質量無關。“抗生素引發不良反應報告逐年增加,一方面說明了各醫療機構上報意識增強,另一方面折射出抗生素用得太多、太濫了,這一點令人擔憂。”據該中心主任李元啟說。
那么,抗生素濫用程度到底有多嚴重?一周來,記者走訪了武漢多家醫院和多位專家,受訪者均不約而同地認同抗生素濫用的事實,并對此深表擔憂。專家們認為,抗生素在人類與疾病的斗爭中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但客觀地講,如果不阻止濫用現象進一步發展,抗生素可能將給人類帶來災難性打擊,近年來不斷涌現出來的越來越厲害的“超級細菌”,就是越來越嚴厲的警告。
數據
八成感染性疾病患者濫用抗生素
(記者方琳嚴瓏)“醫院注射室里,七成以上患者都在用抗生素。”漢口一家大型醫院藥劑專家告訴記者。這一數據得到多家醫院相關專家的認同,有專家稱,很多不該用抗生素的也在用,濫用大大增加了抗生素不良反應和藥害事件的發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一項統計,中國兒童一旦出現咳嗽、流涕癥狀,有50%的患兒使用抗生素治療,成人患病時也有50%的人使用抗生素。在門診感冒患者中,有75%的使用抗生素,對外科手術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比例高達90%以上,甚至100%。
另據了解,1995年至2007年疾病分類調查,中國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總疾病總發病率數的49%,其中細菌感染性占全部疾病的18%-21%。也就是說,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只占兩成,80%屬于濫用抗生素。
探訪
藥店岔著賣,醫院岔著開
記者嚴瓏 方琳
連日來,本報記者以患者身份,分別走訪了武昌、漢口多家藥店與醫院,發現抗生素基本處于“岔開岔賣”狀態。
藥店:推薦高級抗生素
昨日下午3時許,在漢口中山大道硚口段一家藥店內,記者稱喉嚨不舒服,工作人員立即推薦了幾種頭孢類抗生素,價格從幾元到20多元不等。記者稱頭孢藥效太強,只想買普通點的,工作人員稱普通消炎藥見效慢,療效差。
事實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抗生素類藥物屬于處方藥,必須憑醫生處方才能購買,但在武漢大多數藥店中,實際處于“岔賣”狀態。幾天來,記者探訪了9家藥店,除了老百姓大藥房水果湖店工作人員明確表示,購買抗生素需要醫生處方外,其余均直接向記者推薦阿莫西林、頭孢等抗生素。
醫院:提筆就是抗生素
21日下午,在江岸區一家醫院內科診室,記者稱喉嚨不太舒服,一名40歲左右男醫生讓記者張口,用手電筒照著瞟了二三秒后,稱記者喉部炎癥較重,隨即開了一盒頭孢呋辛酯片,價格為22.6元。
事實上,記者當天曾被一所部屬醫院醫生診斷為咽喉略紅,無需吃藥,多喝水多休息就行了。
而前日下午,在洪山區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內,記者也以嗓子不舒服、可能感冒為由就診,一名30歲左右女醫生看一眼喉部后,詢問記者是否對青霉素過敏。得到否定答復后,開了一盒頭孢氨芐膠囊,價格為6元。
一周來,記者共探訪了8家醫療機構,包括3家三級甲等醫院、2家二級甲等醫院、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無一例外都開了抗生素,其中“最低級”的為阿莫西林膠囊(青霉素類),“最高級”的為頭孢泊肟酯片(屬于第三代頭孢)。一般來說,級別越高抗菌效果越好,價格也就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