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榮接受記者專訪
“小月月僅是我筆下人物原型”
近日,報紙上、論壇里、辦公室間,無所不在的“小月月”成為國慶長假后的全民談資?!白顦O品的女人,在她面前,芙蓉姐姐和鳳姐都只是浮云?!悲偪竦木W民自稱拜月族。今天上午,這個講述樓主蓉榮招待老鄉小月月及其男友小W國慶節來上海游玩,在兩天一夜的時間內遭遇無比復雜而又痛苦經歷的帖子,瀏覽量已超千萬。
小月月是否真有其人?作者是否自我炒作?由此引發的謠言四起、人肉搜索,徹底打亂了帖子作者蓉榮的正常生活,重壓之下,這個25歲普通女孩選擇公開自己的身份,昨晚,蓉榮在本市田林地區某咖啡店接受了本報記者獨家專訪。
蓉榮想對小月月說——
我希望你能夠認識到生活當中的壓力,然后能夠調節好,最好看看有沒有人能夠給你一些心理方面的幫助,這個我會私底下想想別的辦法,比如說旁敲側擊的跟你的親朋好友去問一問。我已經很委婉的建議小W該如何去和你相處這段事情,怎么去幫助你,不再給你更多的刺激。因為目前來說,小W還是你的精神支柱。
談熱帖效應 搬家、換號、辭職防網友人肉
記者(以下簡稱記):很多網友都對你的身份很好奇,能否介紹一下你自己?
蓉榮:有人說,走的遠,才能看的遠。我的經歷相對于很多人來說不算豐富,但也多彩多樣。學習不算優秀,但愛好廣泛,工作不順利,但刻苦努力。總的來說,我是一個很平凡的人,原先平凡到對于生活的憧憬僅僅是該吃飯時可以好好吃飯,該睡覺時可以好好睡覺。
記:為什么此刻選擇站出來面對大家?
蓉榮:小月月事件發展到現在,已超出我的預料,我應該直接面對讀友,將謎團解開。勇于面對一切輿論是我現在的宗旨,站出來可以避免無辜讀友被炒作團隊所蒙蔽。
記:一開始怎么會想到寫這樣一個帖子?
蓉榮:有這樣一句話一直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那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最近各個BBS上總有一些吐糟帖、訴苦帖,展示身邊讓人難以忍受的極品人物。剛好我遇到了這樣一個極品人物,就找個地方來訴苦來吐糟。
記:現在你已經更新到十幾萬字了,之前想過會有那么長嗎?
蓉榮:沒有,我可以很負責地說,我10月5日開始寫的時候連word文檔都沒建,是在對話框里直接寫的,回頭去看,錯別字一大堆,一開始前面好幾段沒發出去,我還重新寫了一遍。
記:什么時候注意到帖子紅了?
蓉榮:我剛更新半天,就上了熱帖榜,點擊量有一百多萬,在天涯算熱帖了。第二天晚上天涯就通過站內短信聯系我,讓我在線做一個訪問。
記:你認為這個帖子爆紅的深層原因是什么?
蓉榮:這么高的關注度是我原來沒想到的,當然,文筆和人物精彩是一方面,但我覺得更深層次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獲得了廣大網友的共鳴。
記:更新帖子的過程中,關注度越來越大,你的生活、心理有哪些變化?
蓉榮:生活變化很大,因為有些信息暴露了,我只能盡量改變原來的生活,比如換手機號碼、更改家庭住址,我這幾天還辭職了。心理上從原來被雷到惡心,到與網友交流的歡樂,再到私生活被干擾后承受的強大壓力,直到目前收到讀友鼓勵后的振作,變化很大,但我會調節。在這里謝謝所有讀友的關心和厚愛!
記:你辭職是因為同事知道你是帖子的作者嗎?
蓉榮:我同事猜到了,但也沒確定,他們每次問我,我都是敷衍過去。選擇辭職和搬家,是熱心讀友建議的,他們認為或許有人會用科技手段干擾到我的生活,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盡量脫離原來的生活,也不要給周圍人帶來壓力。目前周圍的朋友并不清楚我是作者蓉榮,但可能隱約感到,網絡上人肉的信息大部分都是虛構的,大家也是在模糊的猜測中。
記:你很多更新帖子是在凌晨甚至黎明時,為什么要熬夜發帖?
蓉榮:事發到現在一直沒好好睡覺,剛開始發帖的時候睡覺少,是因為內心有一股沖動,想把這個寫完,后來是因為受關注的速度太快,第二天就有媒體要接觸,心理壓力越來越大,更睡不好了。
記:后來為什么想到注冊微博?
蓉榮:當時這個帖子已經熱了兩天了,我QQ群里的朋友就建議,水帖太多看不下去,讓我去注冊一個微博發些聲音,我也想建一個和大家交流的平臺。
談小月月 小月月和芙蓉姐姐、鳳姐有本質區別
記:小月月從一個你所說的正常人變得如此極端,你認為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是什么?
蓉榮:像她這樣年齡的人也屬于比較敏感的年齡段,要面對比如說從學生轉變為工作者,從工作者轉變到一個要結婚的人,可能這中間的很多轉變是學生時期碰不到的,所以外界給她的壓力很大,她自己對這些身份的轉變也很茫然,對未來也沒有什么規劃,加上幾次感情的受挫,才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這是我個人的理解。而且你也知道我們這一代是壓力比較大的一代,面對很多東西我們無法回應,比如像高房價和高物價,年輕人買房買車都是很大的問題,結婚呀談戀愛呀這些東西都是個人很難去控制的。
記:80后如何排解社會壓力不僅是小月月的問題,你是怎么減壓的?
蓉榮: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很快,導致我每次回家與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總被說為什么做事怎么快,連走路都如此急速。我排解的方式更多的是選擇傾訴,與朋友傾訴,與網友傾訴,藏在心里會很悶,說出來就緩解了。
記:有專家概括小月月是娛樂時代的審丑現象,你怎么看?
蓉榮:美丑的定論自古以來就不明確,審丑也僅是社會現象的一種,無論美丑,只要我寫的東西能給大家帶來歡樂,能解除掉生活中的壓力,就足夠了。
記:有媒體拿小月月和《山楂樹之戀》里的靜秋比較,認為兩者有共同點,都是為了得不到的愛而作,你覺得呢?
蓉榮:《山楂樹之戀》我看過,一定程度上我比較認同這個說法,電影可能使用另外一種方法去詮釋這種心路歷程。只不過兩者的行為方式和表達方式不同吧。
記:你如何評價芙蓉姐姐和鳳姐?小月月與她們有可比性嗎?
蓉榮:芙蓉姐姐和鳳姐只是一個敢于自我犧牲,迎合一些惡趣味現象的公眾性人物,小月月僅僅是我筆下的人物,有原型而已,更多的娛樂性來源于我的傾訴方式,她們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芙蓉姐姐和鳳姐僅僅是固定人物,而在我筆下,有可能有一個小月月,有可能有更多小月月。
記:有批評說你這個帖子三俗,你如何理解?
蓉榮:三俗也是一種社會現象,雖不認同但不能否定其存在。小月月不是三俗,僅僅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我更想說的是,文學作品無法定義其三俗的可能性,大家開心就好。
談網絡炒作 想做回熱愛寫作的小白領
記:帖子爆紅被很多所謂的“職業網絡炒手”指為炒作痕跡明顯,你如何解釋?
蓉榮:小月月事件只能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從發帖到爆紅,完全是一個偶然。背后沒有任何團隊,是我個人行為,我可以負法律責任地告訴大家,這就是我一個人的戰斗,只是為了大家歡樂更新帖子而已。至于事后如何發展,我就不能確定了?,F在我已不是一個人在戰斗,我有了廣大的讀友支持,會更加努力。
記:關于你的人肉搜索每天更新,你關心嗎?
蓉榮:圍繞著這個事情的傳聞很多,我有時候拿來當笑話看,人肉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錯誤的,只希望不要給無辜的人帶來困擾。至于現在冒出來的各種大神們,我表示不解釋不認同,這可能是別人策劃出來借雞下蛋的,。如果真有人與此事件有關,與我有關,躲避還來不及呢,為什么要站出來演出呢?這樣的人,選擇無視就好。我覺得最好玩的是,有一個身份挺嚴謹的人說,寫這個帖子的肯定是個男的,我當時就感覺很無奈。網上說蓉榮是山東的也有,是河南的也有,我換了一個QQ后瞎填了一個自己來自呼和浩特。
記:有沒有網絡營銷公司找過你包裝這事?
蓉榮:不否認有很多網絡營銷公司希望找我包裝這個事情,我一直沒有正面回應。小月月成功了,也許會有下一個小日日,小明明,小王王,但一切以我的讀友為基礎,參與進更多的其他事情,我覺得娛樂價值可能會降低。
記:這是你第一次在網絡上發帖嗎?
蓉榮:我是一個資深的網絡潛水黨,網上也有很多痕跡,發帖很多,但不是用這個名字寫的,反響還可以,純粹是寫著玩的。我對各種網絡用語都非常熟悉,無意中就會應用在發帖中。我是標準的宅女,除了工作,便是網絡,對各種類型的話題都有興趣。最喜歡的是一些懷舊的帖子,包括老歌曲、老電視等等。
記:你是從小就喜歡寫作?
蓉榮:小時候我媽把我房間的電視機鎖了,我只能看書,看了很多很多書。工作后,寫作就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平時我遇到一些事情都會把它寫下來,更多的是自己寫給自己看。遇到特別憤怒的事情或者一些社會上的事情,我也會在網絡上發帖給大家看。
記:有沒有哪個作家是你比較欣賞的?
蓉榮:我說實在話,目前來說比較喜歡看《紅樓夢》,可能對古文方面特別喜歡,其實我古文寫的也還可以。
記:未來有什么打算?是否想過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做些有積極意義的事情?
蓉榮:暫時只想完成這個帖子后,睡幾天安穩覺,回歸以前的生活。我只是一個愛寫作的小白領。至于未來,還在計劃中,沒有落實到實際,目前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也許會做一些其他的規劃,當然我考慮的宗旨是以社會意義以及娛樂價值的觀點出發,盡量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事。
今晨最新 4:01拜月族熬夜迎來“大結局”
記者結束對蓉榮的采訪已過了零點,“我馬上回去寫完這個帖子的結尾,算對網友也對自己有個交代?!比貥s告訴記者。結尾會有多長?面對這個問題,蓉榮搖起了頭,“我每次更新都沒想過會寫多少字。 ”
從昨晚到今天凌晨,天涯原帖始終保持極高的人氣,不少熬夜的拜月族一邊刷屏等待蓉榮,一邊討論著與小月月有關的各種問題。終于在3:27等到了蓉榮的帖子更新,一直到4:01的短短三十多分鐘里,蓉榮共更新了4段,近4000字。
“小月月淡淡的告別,凌晨四點一分準時結局。用這個ID這個時間紀念風華絕代的哥哥。4月1日,4點1分。說再見,再見不會太遙遠,若有緣,有緣就能期待明天,你和我相逢在燦爛的季節! ”隨著蓉榮今晨發布這條最新的微博,《感謝小月月這樣一個極品的朋友給我帶來了這樣一個悲情的國慶,深度八做留戀》這個誕生于10月5日的最紅帖,終于和拜月族說再見了。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相比無比給力的帖子開頭,蓉榮這個帖子的結尾卻猶如浮云一般溫情,表達了自己對小月月的祝福,也印證蓉榮接受專訪時說過的“帖子本意并非輕視某些特殊群體”。
蓉榮最新更新“小月月”大結局
事情發生一直到這個時候,他們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程。一號線到上海火車站下。 LZ一直沿途尾隨……
等到他們進站,LZ的心仍舊是怦怦跳的。
小月月并沒有如同我想象中會再來一句再歪!上海之類的話。
而是平靜的與小W離開了上海,離開了LZ的視線。這樣的一切,來的那么洶涌,來的那么真切,卻又離去的那么剎那。
跟夢一樣,那樣分別的場景雖然不夠震撼,雖然欠缺力度,但是卻給我視覺上精神上強烈的沖擊源源不斷,持續力長遠。
揮手道別,不知何時相見。
離開的時候,雖然莞爾一笑,但是充滿悲滄的水氣仍舊試圖沖破閥門……是的,說過不哭。
小月月就這么告別了我,也許就這樣告別了我的世界。
也許回憶起來的時候,我會覺得,世界真美好,世界真燦爛,多少落寞多少豪杰也不過就一瞬間。
小月月,也許是你,也許是我,也許是所有人……
那小時候的尿床,長大的人際交往,都是學問,都是藝術,都是成長的過程。
也許有一天,也許有一年,我存在過,小月月存在過,大家的熱情存在過,那么,記憶便永不會褪色。
不論結局是喜是悲,不論未來是近是遠。
LZ只希望小月月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反思,一些希望,一些感恩的心……那么多的人事糾紛,那么多的感情褪色,如同浮云一般,飄過生命又走出生命。
不光是愛情,不光是愛人,那么多東西,那么多回憶,都是過客,不是歸人。
沉淀下來的,不僅僅是浮躁的心,還有更多值得深思的東西。成長,也許就是一個磨煉的歷程。
蓉榮,再見!小月月,再見!
相見不如不見,相見不如懷念。當真正成長起來的我們,擁有了一個包容的心,對待每一件身邊發生的事,才會擁有更美好的將來。
另:我近期會直面媒體,該承擔的承擔,該說法的說法,該結束的結束,該開始的開始。多謝大家的厚愛,無論對我贊或貶!
蓉榮。 2010年10月13日 凌晨4點1分。
來源:新聞晚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