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產香煙重金屬含量高為何長期存在?
煙草專賣局:
既是運動員也是裁判員
據國家煙草專賣局所提供的2009年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煙草工業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和煙草制品供應商,約占世界供應總量的1/3,中國有高達3.5億的吸煙者,每年消耗1.7萬億支香煙,而煙草利稅更是高達5131億多元,占中央財政總收入的8%。
但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國煙草實行的是“自己生產、自己檢測、自己銷售”的不合理制度。
首先,煙草專賣局與煙草公司共同辦公、“合二為一”,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既是行政執法機關又是企業。這就造成了煙草專賣局的情感非?!凹m結”:它既要嚴格監管、緊密督查,保證煙草公司的產品質量,這是職責之所在。同時,它還要調節和促進煙草銷售市場的發展,保證煙草公司的銷量,以達成業績,這是利益之所趨。
在創立之初,這種政企合一的措施對統一國內煙草市場、增加財政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時,漏洞和矛盾也越發凸顯,行政職能和經營職能混為一體的管理方式使煙草監督形同虛設。一位業內人士笑稱:“‘哥兒倆’坐在了一條船上,感情越來越好,監督越來越少?!?/p>
在“重金屬門”事件中,國家煙草專賣局的反駁和自檢顯然底氣不足,并引發了一片質疑之聲,有人稱之為“掩耳盜鈴”,有人稱之為“老子查兒子,越查越糊涂”,有人懷疑:“煙草專賣局會自揭老底,跟錢袋子過不去嗎?”在很多專家看來,不僅調查不應由煙草專賣局主導,對煙草企業的檢測也不應該由煙草專賣局負責。
據了解,我國的煙草檢測程序與別的商品不同,它不需經過獨立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測,而是由煙草質檢中心統一檢測,而煙草質檢中心又是煙草專賣局的行政下屬單位,質檢工作要經過煙草專賣局的授權方可進行。這被業內人士稱為“下級檢查上級”。此外,煙草質檢多年來的檢測結果被當做商業機密予以“封存”,一位業內人士稱:“從來都是只見檢查、不見結果。”